-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挖掘语文教材诗意点
挖掘语文教材诗意点
内容摘要:挖掘语文教材的“诗意点”,就是发现教材中能触动学生的地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促进学生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诗意点”是关键,同时学生囿于知识经验,对教材中的某些“诗意点”无法体验,教师对这些诗意点应有所点拨、引伸、放大。课后练习凝聚着编著者的精心设计,如处理得当,也能充满诗意。以文本内容来带动文本形式,也是挖掘教材诗意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触动点 学生发现 教师引出 练习 处理重难点
在语文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就要始终抓住学生的心。文本之情,师、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感是抓住学生心灵的主要元素。而且学生健康充沛的思想情感本身应当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一个教师能重视这一目标,并能朝这一目标作出不懈努力,就能让语文课堂充满诱人的诗意。其中一项努力就是挖掘教材的“诗意点”,因为课堂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教材为中介的交流过程。
“诗意就是诗一般的情意,是经历生命感动后反思性表达的情思意旨。”“诗意语文”课堂正是注重对学生心灵的触动、生命的感动。所以挖掘语文教材的诗意,实际就发现是教材中能触动学生的点。
一.学生个性化解读,寻找诗意点
学生只有与文本产生碰撞,与作者产生共鸣,才会真正对文本产生兴趣,并完全投入。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成长经历、生活阅历、思想情感、关注的问题各不相同,阅读同一文本,所获得的感受也自然各异。也就是说,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会发现不同的诗意点。
如学生在阅读《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第一段时,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语句感兴趣:有的学生认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有味,认为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可感,生动有趣,涉及地域广,气势壮阔。有的学生认为“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非常好,前句用“腾蛟”、“起凤”比喻孟学士文辞之美,想象非富,构思奇妙;后句用紫电、青霜名剑,衬托王将军武艺高强,形象威武,前后两句形成对仗,有力地表明了与会者地位显赫、本次集会盛况空前。有的学生认为“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盛饯”能展现作者谦虚儒雅的风度,对这一句很欣赏。这几个学生中,前两个感动于文章的修辞文采,后面一个感动于作者的襟怀风度,这是由于他们生活、学习的经历不同,所以对文本的感动点、赏读点也不同。对于学生找出的这些不同的欣赏点,教师可以顺势点拨,稍作延伸,让学生感触更深入,情绪更激烈,从而知识掌握更牢固,人文情怀更浓厚,真正发挥“诗意”点的作用。比如我们可让学生就喜欢的相关语句写小评论语段,也可让他们用现代语文作扩写、仿写等。
又如学习《雷雨》时,有学生认为鲁侍萍过于柔弱,三十年后再次见到周朴园,为什么不马上诅咒他,倾泄几十年来的愤恨?学生能提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他们已经被剧本的情节所感动,他们已经痛恨周朴园,同情鲁侍萍,这就是找到诗意点。这时教师再为他们的这种心理浇些油,添把火,就不难以此作为课堂的情感牵引力,引着学生更深入地阅读文本。
二.教师个性化解读,引出诗意点
文本中,有些地方本来很富于诗意,但学生囿于知识面和经验,难以领悟体会。教师作为学识更广、生活经验更丰富的阅读个体和课堂主导者,应对这些地方作些引伸、补充,引导学生领悟其诗意。如学习《后赤壁赋》,学生对“鹤”的文化内涵了解不多,教师可让学生集体收集关于鹤的成语、诗词、文章,从中领悟“鹤”在中国文化中的“仙”味,如果学生学习时间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作些引导和补充,也可在课前发一些关于鹤的资料。如鹤的清瘦修长、鸣声清唳、羽毛洁白、神态优雅等特征。问问这些外在的特征象征着人的哪些品质?然后可让学生说说有关鹤的成语、诗句和文化名人典故加以印证,如“闲云野鹤”、“鹤发童颜”;杜牧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诗句;北宋高士林逋更是隐于浙江西湖的孤山,三十年中足迹不及城市,终生不娶,以梅鹤为伴,享有“梅妻鹤子”的美誉。于是得出鹤被赋予了高洁情志的内涵,成为名士高情远志的象征物,有时也是一种长寿的象征物。从而得出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延伸意,也体悟到这种文化中所蕴含着的人的情意——诗意。“同样“道士”“羽衣”等意象也可这样处理。
课文中能触动教师的地方,不一定能触动学生,只有教师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的诗意富于感染力地展示给学生,学生才能充分地,激动地领悟这种诗意。教师只有在阅读过程中真正有激动,课堂上才有激情,才能做到“以智慧激起智慧,以激情引出激情”,所以教师的个性化解读是很重要的。在这里,强调个性化解读,不是说教师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解读,而是指教师不受参考资料的限制,读出自己的感受,作出自己的思考,酝酿自己的情感。
三.让“思考、练习”荡漾诗意
教材后的“思考、练习”是编著者苦心经营的结晶,有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古建筑装饰雕塑形式及功能.doc
- 我国古诗中“山”精神意蕴.doc
- 我国司法公信力缺失原因分析.doc
- 我国合伙企业合伙人类型异动与数量异动规定完善.doc
-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doc
-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现状及其路径选择.doc
- 我国商号法律制度完善与发展.doc
- 我国国家机关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问题与对策.doc
- 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产生背景分析.doc
- 我国在校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