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诗及教义艾约瑟对威廉·柯柏译介.docVIP

故事、诗及教义艾约瑟对威廉·柯柏译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事、诗及教义艾约瑟对威廉·柯柏译介

故事、诗及教义艾约瑟对威廉·柯柏译介   摘 要:在威廉·柯珀作品的汉译历史中,艾约瑟所译《孤岛望乡诗》、所作《大英诗人彀伯尔伟廉传略》占据着重要位置,但研究者向来忽视了两文的存在。艾约瑟摘引一则传奇故事及他人日记,引出诗人长诗,并以七言形式译出。他有意设置了客观的叙述方式,以掩盖自己的宣教目的,最终仍是希望吸引读者接受诗作的宗教寓意。为了将宣教意图与文学译介融合,艾约瑟突出了柯珀生平中符合中国文化心理的内容,并对原诗作了大量改写。其译作有着积极的文学交流价值,在传教士的西诗译介活动里,此一方式也具有代表性。   关键词:艾约瑟;威廉·柯柏;译介策略   1879年12月13日,《万国公报》“杂事”栏刊出了《孤岛望乡诗》,副标题为“大英诗人彀伯尔原作”{1}。该文不仅译出长篇诗作,且加上了包含有一则故事的引言。1880年1月3日,该刊又登载长文《大英诗人彀伯尔伟廉传略》{2}。前文署名“艾约瑟译”,后文作者标为“艾约瑟”。两文相互配合,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一个名为“彀伯尔”的西方诗人,以及一首题为“孤岛望乡诗”的西方诗歌。较之1854年《遐迩贯珍》的弥尔顿《自咏目盲》、1857年《遐迩贯珍》所刊《和马传》等,此处内容更见丰富,叙述方式也远为复杂。   但是有关晚近中国翻译文学的研究著述中,至今尚未有论者发现该译介的存在。由此,这样一些问题也就需要提出:“彀伯尔”为何许人,有关他的译介究竟有着何种面貌?艾约瑟的译介注重了什么,融入了什么样的因素?在入华传教士的西诗译介历程中,此一诗一传有着怎样的位置和意义?于此不妨先从一个看似不相关、曾出现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西方诗人说起。   一、近现代文学中出现的威廉·柯珀   威廉·柯珀(William Cowper,1731-1800)在西方一直享有盛名,被称为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先行者,多种文学史都为之留有一席位置③。尽管“Cowper”进入中国有着多种译法,但这一名字在现代文学中并不算陌生{4}。1916年12月刘半农于《新青年》发表《灵霞馆笔记》,介绍拜伦时有如此一笔:“英国近世文士,以书札为世所称者,首推威廉高伯,Milliam Cowper(生一七三一年,卒一八〇〇年,亦工诗,以翻译希腊荷马Homer诗集得名)。”{1}梁遇春1929年在致石民的一封信中,也以“Cowper”轶事为例,来表达自己替人上课时的心情:   弟近来替人教四小时作文,每次上课,如临死刑,昔CowPer因友人荐彼为议院中书记,但须试验一下,彼一面怕考试,一面又觉友人盛意难却,想到没有法子,顿萌短见,拿根绳子上吊去了,后来被女房东救活。弟现常有CowPer同类之心情,做教员是现在中国智识阶级唯一路子,弟又这样畏讲台如猛虎,既无Poetical halo围在四旁,像精神的悲哀那样,还可慰情,只是死板板地压在心上,真是无话可说。{2}   1940年4月,《中国文艺》发表庄杰所译《短札三则》,其三即为“威廉·考伯(W.Cowper)”谈论创作“约翰·吉耳宾”的一封书信,表示自己其时“决不意其印行现眼”,只是想着“自娱娱人”,“然而现在竟举世均乐道之了”③。这几处言说都附出诗人英文名,因而很容易查知其人即为英国诗人威廉·柯珀。而且,创作成就与生平事迹被多位作家关注,自然也表明其人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是为人所知。   出现于庄杰译文里的“约翰·吉耳宾”,即为威廉·柯珀的叙事长诗《布贩约翰·基尔平的趣事》(The Diverting of John Gilpin, Linen Draper)。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辜鸿铭译《华英合璧:痴汉骑马歌》,即为该诗的完整汉译。但这首诗进入中国的历史,并非始于1935年。施蛰存认为早在1900年代,辜鸿铭所译该诗就有了初版本{4}。黄兴涛编辑《辜鸿铭文集》时,也认为该诗最早应出现于1905-1910年间{5}。此外,辜鸿铭的翻译很早就受到伍光建、苏曼殊、王森然等人赞誉。伍光建认为“用五言古体译此诗,把诗人的风趣和诗中主角布贩子的天真烂漫,特别是他那股痴呆味儿都译出了,读来十分亲切”{6};苏曼殊也十分赞赏辜鸿铭的翻译,谓之“辞气相副”{7};王森然更是认为该首译诗“即在中国古诗中,亦属少见”{8}。目前研究者关注到的威廉·柯珀汉译,追溯的时间也几乎全在1905年前后。这很容易让人产生如此印象,即威廉·柯珀进入中国的历史无早于此者。实际上,传教士马礼逊1812年出版《问答浅注耶稣教法》,即已译出威廉·柯珀诗篇《比音乐还美妙的声音》,且标明为“高百耳氏诗”{9}。1818年马礼逊编译出版的《养心神诗》,也包含有威廉·柯珀诗作。其助手米怜即有回忆,指出《养心神诗》包含考珀(William Cowper)、牛顿(John Newton)合撰的《欧尼赞美诗》内容{10}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