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高考复习中主观题审题问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高考复习中主观题审题问题

浅析高考复习中主观题审题问题   高考复习中,语文学科由于学科本身主观性比较强,加之阅卷老师评卷阅卷时或多或少地带有个人的主观性,学生答题水平到了一定程度,再想提高一个层次似乎很难。尤其是二卷的笔答题分值成了历年来考生复习的一个瓶颈。考生如果在解题答题中再缺乏一定的审题分析技巧,笔答题的得分就很难再上一个台阶。笔者近年来对此类题作了深入探讨,现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具体示例,就现代文阅读和古诗鉴赏两大题型,谈一谈高考复习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主观题进行审题分析。   现代文阅读:引导学生分析此类题,简而言之,首先是审准题干,抓住题干中的某些关键字词,寻找题干本身隐含着的答题的着手点;其次是结合题目所给的分值,确定分值分配和答题要点的分布。   例如,2011年湖南卷现代文阅读《想飞》(徐志摩)第16题:为什么只有“饿老鹰”成了“我孩子时的‘大鹏’?” (6分)此问题在文章的第二段:   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苍天,而莫之夭阏者”,那不容易见着。我们镇上东关厢外有一座黄泥山,山顶上有一座七层的塔,塔尖顶着天。塔院里常常打钟,钟声响动时,绕着塔顶尖,摩着塔顶天,穿着塔顶云,有一只两只,有时三只四只有时五只六只蜷着爪往地面瞧的“饿老鹰”,撑开了它们灰苍苍的大翅膀没挂恋似的在盘旋,在半空中浮着,在晚风中泅着,仿佛是按着塔院钟的波荡来练习圆舞似的。那是我做孩子时的“大鹏”。有时好天抬头不见一瓣云的时候听着猇忧忧的叫响,我们就知道那是宝塔上的饿老鹰寻食吃来了,这一想象半天里秃顶圆睛的英雄,我们背上的小翅膀骨上就仿佛豁出了一锉锉铁刷似的羽毛,摇起来呼呼响的,只一摆就冲出了书房门,钻入了玳瑁镶边的白云里玩儿去,谁耐烦站在先生书桌前晃着身子背早上上的多难背的书!啊飞!不是那在树枝上矮矮的跳着的麻雀儿的飞;不是那凑天黑从堂匾后背冲出来赶蚊子吃的蝙蝠的飞;也不是那软尾巴软嗓子做窠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飞。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到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顶尖顺着风向打圆圈梦……   从题干本身分析,有三个关键词——“只有”“饿老鹰”和“大鹏”。抓住这三个关键词分析,就会产生第一个疑问:“饿老鹰成了孩子时大鹏,那么大鹏哪去了呢?”于是就有了第一个答案:“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苍天,而莫之夭阏者”,那不容易见着。”(第二段开头)第二,从“只有”二字分析,产生第二个疑问:“为什么只有饿老鹰成了孩子时的大鹏,其它鸟呢?”于是结合第二段内容找到第二个答案“不是……麻雀儿的飞;不是……蝙蝠的飞;也不是……燕子的飞。”显而易见,这些鸟在“孩子时的我”的眼里是不屑的。第三个着眼点就是“饿老鹰”了,那么饿老鹰飞得怎么样?“撑开了它们灰苍苍的大翅膀没挂恋似的在盘旋,在半空中浮着,在晚风中泅着”就是第三个答案。   结合分值分析,6分,3个点,每点2分,分值分配合理。   参考答案:①庄子笔下“大鹏”的飞令“我”神往,但“大鹏”在现实中“不容易见着”;②现实中麻雀、蝙蝠、燕子的飞是“我”不屑的;③撑开大翅在天空中盘旋的“饿老鹰”,暗合了“我”心目中的“大鹏”的形象。   又如2009年江苏卷《上善若水》(张笑天)第13题:   “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此题题干是在问“哪些特色”,考生往往把目光集中在“特色”上,却忽略了题干中的小前提“但不以描写见长”,注重审题的考生会思考:那么以什么见长?于是和描写同类的表达方式就是记叙、议论、抒情。稍加回扣文章会发现答案:议论和抒情相结合。   因为此题分值是6分,题干中“哪些”二字也告诉考生答案非一点,再从“艺术特色”上去考虑其它答案,回答就会全面了。   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现代文阅读题的审题问题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即问题的问法不同,回答方式也不同。如:“简要概括××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与“分析××这一人物形象”答题的方式就不一样:“概括”与“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与“人物形象”不同。不少考生不注意其间的细微区别,无论怎么问都一样回答,必然导致答案不准确不规范,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另外,还有分值的问题,题目的设计与分值的分配应该是对应的,一个6分的题目,考生就答一点两三行字,肯定是不全面不到位的,注重审题的考生应该会根据分值的分配,推测自己的答案要点是否全面,从而开拓思路,多角度作答。   诗歌鉴赏题审题分析的技巧有很多,从题目、作者、内容、注释注解、概念术语至手法,甚至问题和问题之间的相互提示都可能隐藏着答案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