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室气体循环失衡与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循环失衡与全球气候变暖
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在全世界范围内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人口猛增, 大量矿质燃料的燃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森林的大面积砍伐……人为活动产生的气体(CO2、CH4、N2O、HFCs、PFCs、SF6), 打破了原来各种天然气体成分的源、汇自然平衡, 使大气中的气体浓度呈现不断增长趋势, 如(CO2、CH4、N2O, 瑞典科学家Svente Arrihenius在“ 伦敦、爱丁堡、都柏林哲学与科学杂志”上发表题为“ 空气中碳酸对地面温度的影响” 的论文, 这是人类针对大气浓度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进行量化的首次尝试, 是世界上第一个对人为造成的全球温度变化的估计。而第一个在大气——地球系统中是使用“ 温室效应”一词的是Wood, 他于1909年第一次了这术语。
根据物理学原理, 自然界的任何物体都在向外辐射能量, 一般物体热辐射的波长由该物体的绝对温度决定。温度越高, 热辐射的强度越大, 短波所占的比重越大温度越低, 热辐射的强度越低, 长波所占的比例越大。太阳表面温度约为绝对温度6000K, 热辐射的最强波段为可见光部分地球表面的温度约为288K, 地表热辐射的最强波段位于红外区。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后, 被岩石土壤等吸收, 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与此同时, 地球表面物质向大气发射出红外辐射。由于大气层中存在水气、CO2等强烈吸收红外线的气体成分对红外辐射的吸收作用, 造成地球表面从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相对较多, 而散失到大气层以外的热量少, 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得以维持, 这就是大气的温室效应, 这些气体被称温室气体。
最新研究,氢氟碳化物也能导致气候变暖。研究还发现污水灌溉稻田会加剧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同空调、汽车的使用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甚至不恰当的农业耕作也会导致温室效应。研究发现,与河水灌溉相比,污水灌溉明显增加了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在不施氮处理和常规施氮处理下,污水灌溉较河水灌溉稻田的甲烷排放量分别增加了27%和33% ,氧化亚氮排放量分别增加了68 %与170 %。甲烷和氧化亚氮增温潜势的计算结果表明,污水灌溉明显加剧了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当一些地区无力支付污水处理的昂贵费用时,未经处理的污水就被直接用作农业灌溉。目前即使在我国相对较为发达的南方,污水灌溉现象也较为普遍。因此,合理的稻田水、肥等养分资源的管理和调控,对于在粮食安全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实现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二、碳循环过程。
由以上理论可以看出,CO2是影响全球变暖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详细的论述。
地球上最大的两个碳库是岩石圈和化石燃料,含碳量约占地球上碳总量的99.9%。这两个库中的碳活动缓慢,实际上起着贮存库的作用。地球上还有三个碳库cc大气圈库、水圈库和生物库。这三个库中的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迅速交换,容量小而活跃,实际上起着交换库的作用。
(一)有机体和大气之间的碳循环。绿色植物从空气中获得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再综合成为植物体的碳化合物,经过食物链的传递,成为动物体的碳化合物。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摄入体内的一部分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入大气,另一部分则构成生物的机体或在机体内贮存。动、植物死后,残体中的碳,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成为二氧化碳而最终排入大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循环一次约需20年。50年中已变薄40%。“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冰川消减速度近年来呈加速趋势,预计到2050年冰川面积将比现有面积减少28%,到2090年将减少到现有面积的50%。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面积比19世纪中叶缩小了1/3,可能将在2050年前消失殆尽;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消融速度更为惊人,191 2年至今,其山顶的冰冠缩小了80%。冰川的消融使上述地区的永冻土层丧失了“黏合剂”的功能,山崩和泥石流频发。
冰雪消融还会引起海平面上升,IPCC的评估报告表明,未来100年气候变暖,全球增加的温度是1.1到6.4度,会引起海平面上升18—59厘米,这意味着许多沿海地区和小岛将面临灭顶之灾。
(二)影响人类健康:由于暖冬的气温比常年偏高,这就使各种病茵、病毒活跃,病虫害滋生蔓延,很多有害动物,比如蚊子、跳蚤、老鼠等减少了被冻死的概率,此类传染病载体的数量大增,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据估计,全球变暖会使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增加,威胁40%~50%的世界人口。气候变暖还可使空气中某些有害物质,如真菌胞子、花粉和大气颗粒物随温度和湿度增高而浓度增加,使人群中患过敏性疾病如枯草热、过敏性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气候变暖还可以通过对土壤、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民主生活hui.doc
- 民俗风情旅游概括.doc
- 民族品牌十年之怪现象.doc
- 民族认同与时代认同——评北京与伦敦奥运开幕式.doc
- 民生三大件.doc
- 民法典--我国民事立法的必由之道(刘凯湘).doc
- 民用航空器地面除防冰培训(二、1准备工作).ppt
- 民营经济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浅析.doc
- 气候变化与湿地-《湿地科学》2003-01.doc
- 气体辅助加热.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