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徽地理和蚌埠地理.doc.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地理和蚌埠地理.doc

安 徽 地 理 第一章:位置、行政区划与人口 1)从纬度位置看,安徽省地处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安徽省属于内陆省份,与长江三角洲相接,距海不远。 2)安徽省地跨长江、淮河、钱塘江三大流域。安徽省总面积13.96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22位。 3)安徽省划分为17个直辖市,共105个县级行政单位。通常称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为皖北,淮河与长江之间地区为皖中,长江以南地区为皖南。 4)安徽省名的由来:取安庆和徽州两府的首字为省名,安徽省简称“皖”,因境内有座皖山,有皖水绕其间,春秋时期,此地还曾有一个皖国。 5)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2005年总人口达6516万,居全国第8位,安徽省人口增长呈现出“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特点。 6)淮北平原、长江沿岸平原人口密度高,大别山区、皖南山区人口密度较低,安徽省成为全国劳务输出大省。 7)安徽省有5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有回族、壮族、满族、畲(she)族。 第二章:自然条件与农业 1)安徽省北部为淮北平原,中部为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再往南是长江沿岸平原,最南部是皖南山区。黄山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8米。 2)淮北平原旱地集中,长江沿岸平原以水田为主,江淮丘陵旱地、水田兼有。全省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温和湿润,夏雨集中。 3)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700毫米之间,降水的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山地多,平原和丘陵地区少。 4)安徽省境内河湖情况:安徽省河湖众多,其中主要有长江、淮河(安徽省最长的河)、巢湖等。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安徽,境内干流长约400千米,通常称为“八百里皖江”,主要支流有青弋(yi)江、滁河和巢湖水系诸河。淮河横贯安徽北部,境内干流长430千米,属淮河中游河段,支流众多,北岸支流比南岸多而长。 5)巢湖物产丰富,湖蟹、银鱼、白米虾、珍珠是著名的“水上四珍”。 6)植被类型:安徽省自北向南依次为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7)安徽省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38种,如杜仲、香果树、连香树、鹅掌楸、黄山梅、金钱松等。 8)在安徽省的各种自然灾害中,以旱涝灾害次数最多,范围最广,危害最大。其中淮河流域尤为突出。 9)6月中旬到7月上旬,江淮地区阴雨连绵,此时正值黄梅成熟季节,故称“梅雨”。7、8月份江淮地区常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长时间气温高,降水少,形成伏旱天气。 10)淠(pì)史杭灌区由淠河、史河、杭埠河建成,江淮运河也是一项水利工程。 第三章:工业、交通与城市 1)安徽省已发现矿产130余种,约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86﹪.在已探明储量的67种矿产中,有36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前10位。安徽省的能源矿产多为煤炭,石油、天然气较少。煤炭集中分布在两淮地区,金属矿产中的铁矿和铜矿储量较大。明矾石、石灰石、煤、铁、铜共同构成了安徽省五大优势矿产。 2)两淮能源基地位于安徽省北部,以著名的淮南和淮北煤矿为中心。马鞍山和铜陵是安徽省重要的钢铁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中心。马鞍山是安徽省著名的“钢城”和华东地区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铜陵有“古铜都”之称。 3)安徽省的汽车工业已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建成了合肥、芜湖等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奇瑞”、 “JAC”、“昌河”、“华凌重卡”。家用电器工业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合肥、滁州是全省重要的家用电器工业中心,“美菱”、“荣事达” 等家用电器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4)铁路是安徽省交通运输网的主体,主要铁路南北向的有京沪线、京九线—阜淮线—淮南线—皖赣线、合九(九江)yī)县的西递、宏村分别被誉为“桃花源里的人家”和“中国画里的乡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7)我国四大名亭之一 ——滁州琅琊(láng yá)山醉翁亭; 长江“三矶”之一 ——马鞍山采石矶;我国七大古城墙之一 ——寿县古城墙;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泾(jīng)县新四军军部旧址。 8)到2005年底,有22处旅游地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 蚌埠地理 1)蚌埠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淮河南北两岸。 2)蚌埠市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 3)蚌埠市是安徽省北部最早设置的城市,是安徽省17个省辖市之一。 4)蚌埠誉称“珠城”。 5)蚌埠市行政区划辖四区(蚌山区、禹会区、龙子湖区和淮上区)三县(怀远县、固镇县和五河县)。 6)蚌埠市少数民族有回、蒙古、藏、壮、苗、朝鲜等36个民族。 7)蚌埠市位于淮河中游,地处安徽省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的交接地带,地形以平原为主,丘陵主要分布在沿淮河南岸,最高的高丘陵是涂山(337.2米)。 8)蚌埠市位于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半湿润温带季风气候的过度地带,具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上期较长的特点。 9)蚌埠市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10)受季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