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六章 休克课件
第六章 休克(2学时)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陈娆匀 教学内容 1.休克的概念 2.休克的病因 3.休克分类 4.休克的发展过程 5.临床观察重点 6.休克的救治原则 7.休克病人的护理重点 教学目标 掌握 1.休克的概念 2.休克分类——按休克的始动发病学环节分类 3.休克的临床表现 4.临床观察重点 4.休克病人的护理重点 休克: 指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注严重不足,以致重要器官代谢、功能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 一、休克的病因 导致休克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 1.失血、失水、失血浆 (1)失血 外伤出血、胃溃疡出血、产后大出血→心排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休克 (2)失水 剧烈呕吐、腹泻、大汗淋漓、糖尿病时多尿→有效循环血量↓→休克 (3)失血浆 大面积烧伤、创伤、炎症→有效循环血量↓→休克 2.创伤(创伤性休克与失血、疼痛刺激有关) 3.感染 4.过敏 某些药物、物质可引起过敏反应,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床容积↑、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效循环血量↓ 5.心脏和大血管病变 ↓ 心排出量↓、有效循环血量↓、灌流量↓ 6.神经刺激 强烈的神经刺激可导致神经源性休克。常见于剧烈疼痛、麻醉意外等引起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回心血量↓、有效循环血量↓ 二、休克的分类——按休克的始动发病学环节分类 尽管导致休克的原因很多,但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是通过血容量↓、血管床容积↑、心排出量急剧↓这三个始动发病学环节使有效循环血量↓,组织灌注量↓。 据此,将休克分为以下三类: 1.低血容量性休克 2.分布异常性休克 血管床容积↑导致血液分布异常,大量血液淤滞在舒张的小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 3.心源性休克 心泵功能↓→心排出量↓→有效循环血量↓ 三、休克的发展过程——分三期 1.休克早期(微循环收缩期、缺血缺氧期) (1)微循环的特点: a.组织微循环少灌少流,微循环处于缺血缺氧状态 b.微循环收缩反应不均一,脑动脉和冠状动脉血管无明显改变,引起了减少的有效循环血量重新分布,保证了心、脑主要生命器官的血流供应。 (2)临床表现: A.因强烈的致休克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P↑、R↑ B.由于血流重新分配,脑血流正常,患者神清;又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表现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 C.由于皮肤、内脏微血管收缩,患者脸色苍白、四肢湿冷、尿量↓ D.血压正常或略降(大出血—骤降),脉压明显↓ E.眼底动脉痉挛 休克的早期诊断 看:烦躁不安、唇苍白 摸:皮肤潮湿、肢体凉 测:血压正常、脉压小 2.休克中期(微循环扩张期、淤血缺氧期) (1)微循环的特点: 组织微循环灌多流少,微循环处于淤血缺氧状态 (2)临床表现: A.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一方面,导致心输出量↓,肾血流↓,少尿或无尿;另一方面,引起血压进行性↓,心、脑血管失去血液重新分布中的优先保证,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灌流不足,出现心、脑功能障碍,心搏无力、心音低钝、脉搏细弱,浅静脉萎陷,患者神志淡漠甚至转入昏迷。 B.微循环淤血致皮肤发绀、发凉加重 C.眼底动脉扩张 3.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DIC】) (1)微循环的特点: a.微循环血流停止,组织得不到氧气、营养物质供应 b.此期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DIC ↓ 表现一——大量微血栓形成,阻塞微循环 表现二——因凝血因子与血小板消耗,纤溶亢进,出现出血 (2)临床表现 A.患者意识模糊或昏迷 B.全身皮肤、黏膜明显发绀 C.血压进行性↓,给升压药也难以恢复 D.毛细血管无复流(即使大量补液,血压回升,有时也不能恢复毛细血管血流) E.并发DIC者可出现出血(鼻腔、牙龈、内脏等) F.由于微循环淤血不断加重和DIC发生,细胞损伤加重,可出现心、脑、肺、肾、肠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G.眼底视网膜出血或水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