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外致密气藏储层特征比较及定量表征技术课件
水平井加密:以裂缝的缝长作为极限井距,对开发井网进行加密 优化井网改变传统布井方式:由于气体可流动区域仅局限于经过压裂改造的区域,传统两口背靠背水平井布井方案在根部之间存在死气区,为最大限度获得可采储量,用同向井网布井方式代替背靠背井网布井方式,提高井间储层动用程度 优化后井网部署示意图 优化前井网部署示意图 INFILL DEVELOPMENT 52 HZ Current 186 Full Dev 244 Infill FULL DEVELOPMENT 52 HZ Current 186 Full Dev CURRENT 52HZ 以裂缝的缝长加密开发井网 储层和裂缝综合研究 不断优化致密气藏开发井网 与壳牌公司在海外非常规油气开发项目的合作,不仅使我们很快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工作方法、流程、标准,而且积极消化吸收并不断有创新,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在非常规油气研究方面的技术和方法,使我们的研究技术始终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 结束语 * * * * * * * * * *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开发有利区评价与优选技术》 《大牛地气田大开30~大1 2井区盒2段近致密砂岩气层有利区块分布》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分类新方法》 * * * * * * 提 纲 国内外致密气研究新进展 国内外致密砂岩气储层特征对比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定量表征及评价技术 1、致密气标准逐渐形成共识 致密气定义:致密气是三大非常规气之一,不同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资源状况、技术经济条件、税收政策等制定致密气标准 基本共识:覆压基质渗透率小于或等于0.1×10-3μm2的砂岩气层,单井一般无自然产能或自然产能低于工业气流下限,但在一定经济条件和技术措施下可获得工业天然气产量。通常情况下,这些措施包括压裂、水平井、多分支井等 中外砂岩气藏分类(渗透率单位:mD) 非常规油气藏分布模式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已发现或推测发育致密气盆地达到70个,资源量约210万亿方。其中美国致密气盆地23个,可采储量5万亿方,2010年产量1754亿方,占天然气总产量的26%;中国仅苏里格和须家河2地探明储量已超过约4万亿方, 2012年产量185亿方,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8%。 美国致密气藏分布图(据EIA,2009) 中国主要致密气盆地分布图(据邹才能) 美国天然气产量及预测图(据EIA,2012) 中国天然气产量构成(产业洞察网,2013) 2、致密气资源十分丰富且开发程度低 26% 10% 23% 9% 7% 亿方 8500 7000 5500 4000 2500 1000 3、致密气地质成藏理论更加丰富 “广”覆性优质烃源岩分布;致“密”性砂岩容纳空间; “紧”接性源储搭配关系;“超”压性排烃聚集规律 致密气藏特征:(准)连续的气藏分布;模糊的圈闭界限;复杂的气水接触 皮申斯盆地致密气藏东西向剖面示意图 致密气“排聚”示意图(郭秋麟,2012) 要素 代表人物 分布特征 圈闭类型 源储关系 气水分布 压力特征 成藏动力 渗流特征 盆地类型 隐蔽气藏 Levorsen 斜坡、 凹陷 岩性、地层、裂缝 近源、远源 正常 正常 异常压力、毛细管力 达西 单-多旋回盆地 深盆气藏 Masters J A 凹陷中心 岩性 源内、近源 下气上水 异常 毛细管力 非达西 单旋回前陆、类克拉通盆地 “(准)连续型”气藏 Schmoker,邹才能 斜坡、 凹陷 无明显圈闭 源内、近源 界面模糊 异常 生烃增压 非达西 单旋回前陆、类克拉通盆地 致密气藏与其他类型气藏对比简表(参考杨克明修改,2013) 4、致密气储层描述技术刻画更精细 高精度地震技术(叠前保幅、叠前AVO等)和全方位测井技术(微电阻率成像、核磁共振等)预测致密气储层、裂缝分布 多功能实验手段(场发射扫描电镜、FIB、纳米CT等)和测试方法(高压压汞、离心力分析等)重构孔喉结构,气、水赋存状态及渗流规律 ?最大压力:60000磅(414MPa) ?孔径测量范围:30埃(3nm)-1000微米 QEMScan系统矿物组分图 FIB、纳米CT孔喉三维图 叠前角度域吸收衰减剖面 高压压汞测试 5、致密气储层评价更加全面 源岩、储层、工程“三品质—3Q评价”以及伴生的源岩特性、岩性、物性、含气性、电性、脆性、地应力各向异性“七性”关系全面评价致密气储层 针对性的岩石物理分析、测录井系列获取以及对应的常规、非常规解释方法提供了致密气储层评价手段 评价核心体系 测录井手段 技术方法 岩石物理分析 烃源岩特性 TOC、含氢指数、源岩类型等 有机地化实验测试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核磁共振、密度测井 常规测井 U曲线、TOC地质统计 ΦTOC= Φ密度- Φ核磁 Passey(△lgR)、多元统计 岩性 物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