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考复习(新编)
地 理 复 习(记 忆 部 分)
1.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总星系
2.天体系统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
3.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
4.太阳的外部结构:(由里向外)光球、色球、日冕
5.太阳活动:黑子(光球);耀斑、日珥(色球);太阳风(日冕)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11年
7.太阳活动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磁暴、极光
8.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大)
9.九大行星: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天、海、冥(类木行星)
10.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大小(体积)质量适中。
11.朔望月周期:新月(初一、大潮,日食)—上弦月(初七、八,小潮)—满月(十五、十六,大潮,月食)—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新月。29.53日
12.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自西向东,23小时56分4秒。
13.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都相同;地球自转线速度除极点外,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14.地球物体水平运动偏向南左北右赤无。
15.地球公转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
18.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了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并使地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作相应的变化。
太阳直射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所以:
*.北半球春分日(3.21)或秋分日(9.23):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降低。
*.北半球夏至日(6.2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北半球冬至日(12.2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9.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6.22达到最大,12.22达到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12.22达到最大,6.22达到最小。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带:一年之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达到两次最大值(90°),回归线上只有1次直射,回归线外无直射。
20.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赤道全年昼夜等分,3.21日及9.23日全球昼夜等分。
北半球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愈高,昼愈长夜愈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半球各纬线圈昼短夜长,纬度愈高,昼愈短夜愈长,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其中,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半球反之。北半球秋分日----春分日:反之。其中,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南半球反之。
23.地球的六大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
24.水圈的特点:连续、不规则
25.生物圈的范围:水圈全部、地壳圈表层、大气圈底层。
26.地球的内部圈层组成:地壳、地幔、地核。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
27.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莫霍面(地下约33km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增加)以上是地壳,莫霍面与古登堡面(地下约2900km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之间是地幔,古登堡面以下是地核。
28.地壳、地幔、地核自上而下,厚度、压力、密度、温度均递增。
29.地壳:固态。陆厚洋薄,岩石组成。可分两层,上层硅铝层(花岗岩,密度小,海洋部分缺失),下层硅镁层(玄武岩,密度大)。
30.地幔:呈固态。可分为上地幔与下地幔两层。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可能是地球内部岩浆活动与地震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上部由岩石组成。
31.地核:可分外核、内核两圈层。内核为固态、外核接近液态。(液态铁)(外“液”内固)
32.岩石圈=地壳+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
33.岩浆岩:侵入岩—(花岗岩):晶粒较粗;喷出岩—(玄武岩):晶粒细小,多气孔
34.沉积岩:层理构造,并有动植物化石,主要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35.变质岩:片理构造,主要有大理岩、石英岩、片岩、板岩、片麻岩。
36.褶皱的基本形态:背斜(核老翼新)和向斜(核新翼老)
39.断层的组合:两个断层线之间,与两侧岩块相比,中间相对上升的岩块称为地垒,如中国的庐山、泰山;中间相对下降的岩块,称为地堑。如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
40.地震的分类:一按成因主要分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两种
42.震级和烈度的关系: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中处烈度最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
43.世界主要地震带是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环太平洋带大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我国正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44.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大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海沟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税四期”背景下的税务风险管理——基于LZ集团公司的案例分析.pdf VIP
- 欧洲规范-NF P94-220-2-外文.pdf VIP
- 2026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净制中药饮片引用原药材检验结果验证方案.docx VIP
- 2柴油安全技术说明书.doc VIP
- 个人劳务用工合同.docx VIP
- T /CIPS 015—2025 专利池构建规范.pdf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心理·生活-人生(华北电大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2025年螺栓等紧固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docx
- 体例格式10: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4学习任务信息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