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课件_3
人工肛门(回肠造瘘) (二)按肠瘘走向是否与体表相通1、肠外瘘(管状瘘、唇状瘘)2、肠内瘘(胆-肠、膀胱-肠、阴道-肠、肠-肠)(三)按肠道是否连续:1、侧瘘2、端瘘(断端瘘多为治疗性)(四)按瘘管所在位置:1、高位瘘(空肠Treitz韧带100cm以内)2、低位瘘(空肠下段、回肠、结肠 ) 直肠阴道瘘 【病理生理】 高位生理紊乱重、低位感染重。 (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二)营养不良(三)消化液腐蚀及感染 【临床表现】 (一)腹膜炎期(腹部手术后3-5天) (二)腹腔内脓肿期(瘘发生后7-10天) (三)瘘管形成期(瘘发生后1-2个月) (四)瘘管闭合 粪便 瘘口周围的皮肤 对病人的影响 高位肠瘘 稀薄、呈蛋花样(有时可有未消化的食物和胆汁) 刺激性强、湿疹、皮炎 肠内容物和消化酶大量丢失 低位肠瘘 较干、少、粪渣、有臭气 刺激性弱、无多少改变 较小 【高位肠瘘与低位肠瘘的比较】 【临床表现】 (一)局部表现 1、腹膜炎症状和体征 2、腹壁瘘口 3、瘘口周围皮肤溃烂(二)全身表现 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消瘦、浮肿;严重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并发严重感染者,可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脉率加速等脓毒症表现。可发展为MODS。 【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RBC↓ HB↓ WBC↑ N↑2、肝功能检查:GPT↑ GOT↑ AKP↑ r-GT↑ 胆红素↑3、低钾、低钠4、营养不良指标:血清蛋白、转铁蛋白、前 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均下降 (二)特殊检查 1、口服或胃管注入美兰 以判断瘘口部位2、瘘管组织活检 判断有无肿瘤、结核(三)影像学检查 1、B超、CT 助于发现腹腔脓肿、积液和占位性病变。2、瘘管造影3、胃肠道钡剂造影 【诊断】 1、病史 2、临床表现 3、造影检查 【处理原则】 纠正水电酸碱平衡、控制感染、加强瘘口护 理、重视营养支持、维护重要器官功能和防 治并发症。 (一)全身治疗: 1、控制感染: 抗菌素 充分引流 2、纠正水电、酸碱失衡 3、营养支持 (二)局部治疗 1、充分负压引流 经手术或瘘管放入双 套管行负压引流 2、堵塞瘘道(内堵、外堵)如采用医用胶、乳胶片等(见P245页,图18-5、18-6)。 3、手术方式:①肠段部分切除;②肠瘘局部楔形切除缝合术;③肠瘘旷置术;④小肠浆膜补片覆盖术。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外伤、手术腹部感染 2、身体状况 局部:瘘管类型、腹膜刺激征、瘘管 周围情况。 全身:营养不良状况和全身感染状况 辅助检查状况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评估】 (二)术后评估 1、手术情况 2、生命体征、腹部部、伤口和引流情况 3、有无肺部和腹腔感染、胃出血和瘘口出 血、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4、认知状况 【护理诊断/问题】 【预期目标】 (一)体液不足 病人体液平衡得到改善。 (二)体温升高 病人体温恢复正常。 (三)营养失调(低) 病人营养得到改善。 (四)皮肤完整性受损 瘘口周围皮肤得到有 效保护。 (五)潜在并发症 并发症得到预防、发现 和处理。 肠瘘病人的术前特殊准备 肠道准备:术前3~5天开始禁食,口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做好瘘口及旷置肠袢的灌洗,术日晨清洁灌肠(从肛门及瘘口两个进路) 皮肤准备:使瘘口周围皮肤保持干燥。 应用抗生素:术前两天给予合适的抗生素。 【护理措施】 (一)维持体液平衡 1、禁食、胃肠减压 2、静脉输液以维持体液平衡(补充应引流量) (二)控制感染 1、体位:低半坐卧位,有利于引流和呼吸 ★ 2、负压吸引和灌洗的护理 (1)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2)调节负压大小(10~20Kpa,即75~150mmHg) (3)调节灌洗液速度(目的是保持管内湿润) 每日冲洗量为3000~5000ml (4)观察和纪录:观察灌洗时病人有无不良反应,注意记录引流质、量、色。 3、合理应用抗生素 警示标志 【护理措施】 (三)营养支持(肠内EN、肠外PN) (1)注意输注速度和量 (2)注意无菌操作 (营养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内卷竞争现状及未来展望分析报告.pdf
- 中建设计常规做法及指标汇编(2022年,934页).pdf VIP
- 2025年国庆节假期安全教育PPT课件.pptx VIP
-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管理制度(UDI).docx VIP
- 《成人腰大池引流护理》(TCRHA 069-2024).pdf VIP
- 营销策划 -MINI品牌中国小红书内容种草策略分享-运营思路V2-小红书汽车.pdf
- 中小学生世界粮食日节约粮食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保育技能基本功大赛试题.docx VIP
- 土木工程材料1.2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XQ.ppt VIP
- 剑桥KET2025最新考试真题(标准真题版TEST3-阅读和写作部分-含答案及详细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