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壳结构层析成像方法与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维地壳结构层析成像方法与应用

第2个走时成像方法是:人工地震地壳界面和速度结构的三维重建 在地面设计一个三角形人工地震三维观测系统。在三角形的顶点、三边的中点布设激发点,地震仪沿三边布设。在三维分层、分块、平倾斜界面模型前提下,利用这个观测系统记录到的反射波走时,采用松弛算法,重建地壳三维界面和速度分布图像。这个方法……。 * 方法的要点:(1)式是震源至接收点的射线走时,射线追踪就是要求出x,y,z的值,根据费马原理,走时取最小,可得到一个非线性方程组,对其线性化后得到(2)式 ,G是走时关于射线与界面交点的二阶偏微商矩阵,对于(2)式采用预条件共轭梯度法求解。当界面参数和层间速度发生变化时,将引起走时的变化,因此,走时是界面参数和层间速度的函数,而且是非线性的。将走时函数在初始模型附近做一级泰勒近似,得到走时残差方程组(3)。定义相应的失配函数(4)式,(3)式的求解归结为求(4)的极小。 在上述三维界面反演中,尽管层间速度也做为参数参与反演,但是在层间介质均匀的条件下进行的,下面要考虑的是,在界面反演完成之后,将剩余走时残差归因于速度的不均匀分布,进行三维速度反演。反演采用模型不分块方法,即:将速度分布看成空间坐标的连续函数,反演在泛函空间进行。第i个台站的地震波走时可以表示为(1)式,当慢度扰动为δn时,线性近似下的走时扰动由(2)式表示。这即是正问题的表述。与之相应的反问题的提法是,对于给定的参考介质,寻找模型改正量,使得走时残差在给定的判据下最小。根据Tarantola的结果,满足(2)式,且使得(3)式最小的广义最小二乘解由(5)式表达。 * * 将这个方法应用于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地壳岩浆系统的探测。在研究区布设了4条宽角反射、折射剖面,实施了9次人工爆破,非纵观测构成了三维空间深地震测深观测系统。 这是这个三维观测系统的PmP波射线分布图 这是非纵观测地震P波记录截面图示例。利用这一观测系统得到的壳内反射波和莫霍面反射波走时,重建了长白天池火山区三维地壳界面和速度分布图像。 三维界面反演结果显示,研究区地壳界面总体上由北西向南东加深,莫霍面在天池火山口下达最深;存在两条切至莫霍面的地壳深断裂。 三维速度反演结果显示,地壳范围内存在P波低速异常,预示了天池火山活动和喷溢的通道;天池火山口下方壳内岩浆现今仍以“活动”的状况存在,下地壳或更深处存在岩浆源(囊)。天池火山区人工地震三维地壳结构层析成像从三维视角展示了研究区可能的岩浆系统,这一成果对于天池火山性质以及喷发危险性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自2010年起,福建省地震局联合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与台湾科学家合作,开展了深地震测深3-5年计划。通过布设8条纵横交错的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组成了纵和非纵观测,最终形成三维空间深地震测深观测系统。利用上述的这些地震走时成像方法,我们能够得到福建省三维地壳速度结构图像和壳内主要界面构造图像。 从上述的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模型描述过于简单,二是没有涉及多震相的联合利用。这将影响我们客观的认识地壳结构。因此需要引进和发展能够稳定进行复杂模型正演走时计算的三维反演方法,这不仅包含对初至波的稳定追踪,更重要的是包含了对续至震相的稳定追踪。复杂模型人工地震多种震相的联合运用将显著提高反演结果的精细度以及对于结构的分辨能力 * 复杂模型多震相走时的联合反演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澳洲国立大学Rawlinson等人基于“波前快速行进法”提出的走时反演方法,这个方法通过利用多级波前快速行进技术,能够在三维层状非均匀介质中稳定的追踪续至波,因此能够利用多种震相、多类资料联合反演三维层状非均匀介质的速度结构、界面形态和震源位置,且具有计算效率高、灵活性好和无条件稳定的特点。 我们对FMTOMO方法就人工地震折、反射资料联合反演部分进行了数值模拟。这是在大陆某强震区的一个地震临时台阵,由349个宽频带地震台站和84个固定台站组成,进行了34次人工激发爆破。 为弥补局部地震射线的不足,补充4次激发爆破。这里显示的是补充炮点前和补充炮点后的地震射线分布。通过补充爆破,可达到地震射线对成像区合理而均匀的覆盖。 对上述观测系统,我们初步进行了检测板模型恢复测试 这是检测板测试结果,图(a)是33km深度切面速度分布测试结果,(b)是莫霍面深度测试结果。左边为真实模型,右边为恢复模型。在成像区域内,除局部由于射线不足而导致对真实模型恢复不够外,大部分区域的真实模型得以良好恢复 * 我的介绍完毕,谢谢各位! 地壳界面总体上由北西向南东加深,莫霍面在天池火山口下达最深 存在两条切至莫霍面的地壳深断裂 天池火山区地壳界面三维图像 壳内界面2 莫霍面 壳内界面1 壳内界面3 N S W E 缈厨畋惺技鞲含鄹樾舫裘槌风吕室铝媲蕾厍俳孱庭粥帼瘼茳伸橙咆聆谠夹锛粪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