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头穴透刺法治疗急性脑出血
头穴透刺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技术 技术适应症 1.意识清楚。 2.血压稳定。 3.脑叶出血量≤30ml。 4.丘脑、基底节出血量≤20ml。 5.临床观查出血停止、生命指征稳定为标准者。 6.临床观察分析:患者生命指征稳定者。 禁忌症 1.脑干出血。 2.脑室出血。 3.脑叶出血≥30ml。 4.基底节出血≥20ml。 5.脑疝或脑疝倾向者。 6.脑出血并发抽搐发作。 7.深度昏迷。 8.血压高或低血压休克。 9.呕血、便血。 技术特色 本技术强调经络、注重病位。安全稳妥,无不良反应。使用简便可行,易于推广应用,一般不需特殊设备。缩短疗程节省开支。 治疗方法 1.针具 采用28号1.5寸针灸针。 2.取穴 意识障碍较轻取穴:神庭透上星、双太阳;精神病症状患者取穴:神庭透上星、双曲差透五处、双本神;头痛患者取穴:双太阳透上关、双风池;尿、便障碍患者取穴:四神聪透百会;失语患者取穴:风府透哑门;面瘫患者取穴:地仓透颊车、下关;吞咽困难患者取穴:廉泉、金津、玉液、海泉、风府、双风池、双翳风等;瘫痪患者取穴:百会穴透太阳穴,连线平均分四段,依次分别针四针;感觉障碍取穴:络却透承灵透悬厘;眼球运动障碍取穴:印堂、太阳等。 3.操作方法 患者采取平卧、半卧位或坐位体位,头部保持正中位。采用快速进出针、快速小捻转间断针刺方法。以28号1.5寸针灸针首先垂直刺入皮下或头皮帽状腱膜下后,以15°角的针刺方向沿头皮或皮肤轻微、快速、不捻转刺入1.0寸。太阳、风池、下关、廉泉、金津、玉液、海泉等穴位按选穴方向采用快速直刺或斜刺,刺入1.0寸。手法采用快速捻转实行针刺手法同时,患者主动或被动进行运动、语言、吞咽等神经功能锻炼。 4.疗程 每日治疗一次,每周六次,周日停针一天,四周为一疗程。 技术关键环节 1.根据脑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穴位。 2.取穴要准确,并注意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3.手法采用快速进针、出针,快速捻转等手法,捻针200转/分钟。 4.针刺的同时,要求患者主动或被动进行神经功能锻炼。 注意事项 1.避免在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进行针刺,对身体虚弱患者,针刺手法宜轻,不宜过重。 2.注意针刺穴位、针具消毒,出针后按压以防出血。 3.针刺风府、廉泉、哑门、金津、玉液等穴位时,注意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 4.急性期治疗为稳定病情以及治疗并发症,需要同时应用西药治疗,尤其注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5.若局部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则不宜针刺。 6.若发生晕针等不良反应时,按常规处理。 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 尚未发现不良反应。 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技术 技术适应症 患者性别不限,年龄在10~80岁之间的瘀血型偏头痛急性发作。 技术特色 手法操作简单、易学,对于治疗瘀血型偏头痛急性发作疗效迅速而确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操作方法 1、器械准备 采用0.30mm直径,长40mm的不锈钢毫针(一次性管针) 2、操作步骤 (1)腧穴定位 阿是穴 (2)针刺方法 ①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以龙胆紫标出阿是穴。 ② 使用0.30mm直径,长40mm的不锈钢毫针。 ③ 若痛点在颞部,以10~15度的角度,进针后,缓慢边捻转边从丝竹空穴向阿是穴透刺;若痛点在眉棱部,以相同角度从拈竹穴横透至阿是穴。毫针针尖必须在阿是穴这一点上得气。若未得气,应耐心仔细在周围搜寻,切忌大幅度提插捻转以求得气,以免出血。 ④ 得气后,向右轻轻捻转针柄180~360度,使软组织轻轻缠绕针尖,此时,患者针感会增强,然后行250~500次/分的震颤法1分钟,轻轻回转针柄180~360度,留针5分钟;如此反复操作5次后出针。出针时应在针下空松时缓慢出针,然后按压针孔1分钟以防出血。 3、治疗时间及疗程 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头痛严重者可延长至60分钟。 * 适宜技术指导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