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所有分类第八章 组合变形正式课件
第八章 组合变形 第八章 结束 y z 中性轴 O (2) 用 ay和 az 记中性轴在 y , z 两轴上的截距,则有 (yF , zF ) ay az (3)中性轴与外力作用点分别处于截面形心的相对两侧 y O z 中性轴 外力作用点 y z 中性轴 (4)中性轴将横截面上的应力区域分为拉伸区和压缩区 横截面上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分别为D1 , D2 两切点 D1(y1,z1) D2(y2,z2) (a) (b) (c) y y z z (5)对于周边具有棱角的截面,其危险点必定在截面的棱角处, 并可根据杆件的变形来确定 F/A y z FyF/Wz FzF/Wy y z D1 D2 中性轴 最大拉应力 ?tmax 和最大压应力 ?cmin 分别在截面的棱角 D1 D2 处.无需先确定中性轴的位置,直接观察确定危险点的位置即可 五、强度条件 由于危险点处仍为单向应力状态,因此,求得最大正应力后,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y z 六、截面核心 中性轴 (yF,zF)为外力作用点的坐标 ay,az为中性轴在y轴和z轴上的截距 (yF,zF) 当中性轴与图形相切或远离图形时,整个图形上将只有拉应力或只有压应力 y z 中性轴 y z 中性轴 中性轴 y z (yF,zF) (yF,zF) (yF,zF) y z 截面核心 1.定义:当外力作用点位于包括截面形心的一个区域内时,就可以保证中性轴不穿过横截面(整个截面上只有拉应力或压应力),这个区域就称为截面核心。 y z 当外力作用在截面核心的边界上时,与此相应的中性轴正好与截面的周边相切.截面核心 的边界就由此关系确定. 中性轴 2.截面核心的确定 截面核心 (yF,zF) 例5 求圆形截面的截面核心 y z O d ? A 解: (1)作切线 ? 为中性轴 ,在两个形心主惯性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圆截面的惯性半径 1 d/8 (2)由于圆截面对于圆心O是对称的,因而,截面核心的边界对于圆也应是对称的,从而可知,截面核心边界是一个以O为圆心,以d/8为半径的圆 h b A B C D y z O ? 解:作切线 ? 为中性轴,得两截距分别为 矩形截面的 1 例6 求矩形截面的截面核心 h b A B C D y z O ? 1 ? ? ? 2 3 4 (2)同理,分别作切线 ?、 ?、 ?, 可求得对应的核心边界上点的坐标 依次为 (3)矩形截面核心形状分析 直线?绕顶点B旋转到直线?时,将得到一系列通过 B点但斜率不同的中性轴,而 B点坐标 yB , zB 是这一系列中性轴上所共有的. h b A B C D y z O ? ? ? ? 2 3 4 1 这些中性轴方程为 上式可以看作是表示外力作用点坐标间关系的直线方程. 故外力作用点移动的轨迹是直线. (a)对于具有棱角的截面,均可按上述方法确定截面核心 (b)对于周边有凹进 部分的截面(如T字形截面),不能取与凹进部分的周边相切的直线作为中性 轴,因为这种直线穿过 横截面. (4)讨论 l a A B C F 研究对象:圆截面杆 受力特点:杆件同时承受扭转力偶矩和横向力作用 变形特点:发生扭转和弯曲两种基本变形 §8-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一、 内力分析 设一直径为d 的等直圆杆AB, B端具有与AB成直角的刚臂. 研究AB杆的内力. 将力 F 向 AB 杆右端截面的形心B简化得 横向力 F (引起平面弯曲) 力偶矩 M= Fa (引起扭转) AB 杆为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 B A F M x l a A B C F 画内力图确定危险截面 固定端A截面为危险截面 A A F M M Fl A截面 C3 C4 T ? ? C3 C4 ? ? C2 C1 二、应力分析 危险截面上的危险点为C1 和 C2 点 最大扭转切应力?发生在截面周边上的各点处. ? ? C2 C1 危险截面上的最大弯曲正应力? 发生在C1 、C2 处 对于许用拉压应力相等的塑性材料制成的杆,这两点的危险程度是相同的.可取任意点C1 来研究. C1 点处于平面应力状态, 该点的单元体如图示 C1 ? ? ? ? 三、强度分析 1.主应力计算 C1 ? ? 2.相当应力计算 第三强度理论,计算相当力 第四强度理论,计算相当应力 ? ? 3.强度校核 该公式适用于图示的平面应力状态.? 是危险点的正应力,? 是危险点的切应力.且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