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枝杆菌的共同特性
                    掌握: 分枝杆菌的共同特性; 结核杆菌细胞壁脂类含量与其染色性、培养特性、抵抗力和致病性的关系;结核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意义及应用价值; 白喉棒状杆菌的生物学特点、致病性、特异性防治;  熟悉:结核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原则及特异性预防;麻风杆菌的致病特点、微生物学诊断。 白喉外毒素的组成及其毒性作用;  了解:麻风病防治原则;锡克试验。 呼吸道感染细菌 概念:经呼吸道传播,主要引起呼吸道器官或呼吸道以外器官病变的一类细菌。 范围:    1、结核分枝杆菌    2、白喉棒状杆菌    3、嗜肺军团菌    4、百日咳鲍特菌    5、流感嗜血杆菌    6、肺炎克雷伯菌   结核分枝杆菌 M.tuberculosis 是一类细长略弯曲的杆菌,有分枝生长的趋势。 细胞壁含有大量的脂质,与染色性、抵抗力、致病性等密切相关。 抗酸染色(+) 致病性与菌体成分有关,引起的疾病都呈慢性,并伴有肉芽肿。 分枝杆菌分类 结核分枝杆菌      人型、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堪萨斯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                   瘰痨分枝杆菌、 鸟-胞内分枝杆 菌、蟾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 形态:细长略带弯曲或直的杆菌,有时有分枝;在不同条件下形态不尽相同,呈现多形性。 大小:1~4×0.4μ m 排列:常聚集成团 染色性:齐-尼抗酸染色阳性(红色) 专性需氧。生长缓慢,约18小时分裂1代,2-4周才见菌落生长。 生化反应:不活跃 糖发酵(-) 人型可合成烟酸和还原硝酸盐,而牛型不能。 结核杆菌触酶(+)、热触酶(-),而非结核分枝杆菌均为(+) 变  异  性 形态、菌落变异  毒力变异:卡介苗(BCG) ——Calmette和Guerin二人将牛型结核杆菌放在含有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活菌苗,用于预防结核病。  耐药性的变异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杆菌是否能引起变态反应的一种试验。 原理:迟发型变态反应 试剂:OT(tuberculin)、PPD 意义: “+”——已感染过结核杆菌或预防接种 “++++”——可能有活动性感染 “-”——未感染过结核杆菌,但还要考虑是否感染初期、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应用:(1)选择BCG接种对象和免疫效果的测定(2)作为婴幼儿结核病诊断的参考(3)测定肿瘤患者的非特异细胞免疫功能(4)在未接种BCG的人群中调查结核病的流行情况。     临床资料、细菌学检查、放射学诊断仍是目前肺结核诊断的主要依据,其中细菌学检查具有确诊意义。 预防 (1)加强卫生管理,改善营养条件。 (2)早期发现和治疗病人 (3)接种卡介苗  治疗  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对氨水杨酸为第一线药物,  强调联合用药、足疗程,防止耐药性、减少毒性。  麻风分枝杆菌M.leprae 是引起慢性传染病麻风的病原体。 Mycobacterium leprae             麻风杆菌形态、染色与结核杆菌相似,常在细胞内呈束状或团状排列,外观似松叶或烟丝撒落在纸上为其特点。含菌的细胞浆呈泡沫状,称麻风细胞。    典型胞内菌 传播途径:呼吸道、接触传播 标本采集:鼻粘膜或皮损 涂片染色镜检 病理组织切片检查 麻风菌素试验:不能用于诊断,但可用于分型及了解麻风患者及接触者的预后。 目前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 普查、定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隔离 BCG预防有一定效果 棒状杆菌特  点 革兰阳性,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菌体染色不均匀,出现节段染色或异染颗粒;排列常呈栅栏状或Y、V等形状。  主要菌种:白喉棒状杆菌、假白喉棒状杆菌、干燥棒状杆菌等。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 Electron micrograph of corynebacteriophage ?, which carries tox Diphtheria Toxin (DT) Cleaved to yield A/B fragment, joined by S-S bond- A (catalytic domain)     - B (transmembrane and  receptor binding domains)   Pathogenesis Thick grey ‘pseudomembrane’ composed of     fibrin, epithelial cells, bacteria and polymorph neutrophils Pseudomembrane may cause blockage,     suffocation  The cervical lymph nodes en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PC-6012F 2023 EN,刚性印制板性能要求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igid Printed Boards.pdf VIP
 - AI技术对法律和法务行业的影响与展望 .pdf VIP
 - 14.《光从哪里来》课件 科学冀人版五年级上册.ppt
 - 南雄市“珠玑古巷”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ocx VIP
 -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的地得”练习题及答案.doc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习作:我和过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pdf VIP
 - 2025年中国甲板机械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套PPT课件.pptx
 - 身边常见中草药.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