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资料—5月4日学习小组总结
说明:中医题型大致分布如下:
单选30题,每题1分
多选10题,每题1.5分
填空26空,每空0.5分
简答20分,4~5题
问答22分,2题
本资料为今天课代表询问老师后所总结,题型分布大致如上,不是很权威,因为老师没有确切说明题型,也没有说明详细重点,只是说明了大致的重点内容在下面部分,其中题型分类都是课代表根据老师总结的内容自己总结分类的,偶有误差,在所难免,但基本重点与分类已经相当详细了,下面部分中红色为重中之重,希望大家妥善利用这份资料,祝战友们考好!!!
~~~三排资料整理小组
一、未确定重点:
1、阴阳学说: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含义为阳光的向背:“向日光者为阳,背日光者为阴。”
?阴阳学说:是指运用阴阳统一对立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的一切实物中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极其消长平衡变化规律的学说。
2、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一切相关事物和现象都在相互斗争和相互抑制的阴阳两方面,称“相反”;(2)阴阳的互根互用: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称“相成”;(3)阴阳的消长平衡:始终存在减弱或增强的的运动变化之中;(4)阴阳的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变化运动。
3、阴阳的属性特点:① 阴阳的普遍性:贯穿于一切事物当中;② 阴阳的相关性: 同一范畴,同一层次,同一交点;③ 阴阳的相对性:可以相互转化;④ 阴阳的可分性:具有无限可分的性质。
4、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木、火、土、金、水;“行”: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其定义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5、五行的生克乘侮:
①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事物具有滋生、促进和助长的作用。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②相克: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事物具有抑制、约束的作用。相生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6、藏象的基本概念(了解):
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7、问诊(选择):?问寒热、问疼痛(疼痛的性质和特点:①胀痛为气滞,多见于胸腹部;②刺痛为瘀血,痛处固定不移,多见于胸腹部;③隐痛,为气血虚或脾胃虚寒;④重痛是因湿;⑤冷痛是阳虚或寒邪;⑥灼痛是阳热亢盛或火邪;⑦掣痛与肝有关,多因筋脉失养,阻滞不通。新病痛不止拒按为实,久病时痛时缓喜按为虚。)、问汗
8、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用手对病人体表部位进行出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
浮脉:主病:表证。有力为表实证,无力为表虚证。
沉脉: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证,无力为里虚证。
实脉:主病:实证。
虚脉:主病:虚证。
滑脉:主病:痰饮、食积、实热。
按诊:是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某些部位,以了解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它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
9、中药的性能:①四气(寒、热、温、凉)、②五味(酸、苦、甘、辛、咸)、③升降浮沉、④归经、⑤毒性
10、方剂组方原则:(看)
?原则:君、臣可一味或多味。方中君、臣、佐、使可俱全,可不俱全,但一般均有君臣,“方中不可无君药”。一般君药宜少,臣药可多于君药,佐药可多于臣药,而使药用一二味即可。用药应视病情与治法的需要来确定。只有适合病情,用药适宜,配伍严谨,主次分明,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1、奇经八脉的作用: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脉的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解作用
12、行针: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感应,而行使一定的手法。得气:进针后,针刺部位产生的酸、麻、胀、痛、重等感觉,而医者指下亦有一种沉紧的反应,称之为“得气”。得气的意义:常用的行针方法:提插法、捻转法、其它法:弹、刮、震颤法。
13、针刺前准备:(1)做好诊断、辩证及解释工作(2)检查选择针具(3)体位选择(4)消毒
二、填空
1、中医学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②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2)恒动观念。(3)辩证论治。
2、六淫:风、暑、燥、寒、火、湿。
3、六气:春风、夏暑(火)、秋燥、冬寒、长夏湿
4、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1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内连属于脏腑,外连于筋肉、肢节和皮肤;
2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
3十二经络名称:
4十二经脉体表分布规律:例如,循行于腹部的经络,自内向外的顺序足少阴、足阳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