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政策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晓博 博士 E-mail: wangxiaobo829@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 (Researches in Public Policies of China) 教学大纲: 1讲 西方理论与中国公共政策现代化 1讲 2003/2004年中国公共政策选择的价值基点 1讲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政策分析 1讲 中国房地产金融政策的变化及其走向 1讲 21世纪初的中国人才政策:创新与整合 1讲 人民币升值压力与中国的对策 1讲 规范与发展并重的中国证券市场政策 1讲 从香港、台湾和澳门的失业问题和反失业政策看我 国的就业政策及未来全面促进就业的基本政策框架 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着重对中国政府的一些主要政策的演变和发展作一系统的梳理和描述,并就西方公共政策理论的比较、分析、借鉴和引进问题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为进一步进行的中国公共政策分析打下夯实的基础。 西方理论与中国公共政策现代化 参考书目 1.马德普、霍海燕、高卫星主编:《变革中的中国公共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2. 兰秉洁、刁田丁主编:《政策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一、中国公共政策理论的建立和现状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中走了很多弯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无视决策科学,凭政治领袖的个人意志决定中国命运的决策方式有密切联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决策科学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把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作为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1991年8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全国首届政策科学讨论会。 1994年,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正式在北京成立。 二、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 团体决策模式 机构决策模式(Institutional Model) 分割式的集权模式 (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 Model) 目前中国公共政策的概况 选择、借鉴与提高 2003/2004年中国公共政策选择的价值基点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以及国内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新一届中国政府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公共政策选择的价值基点,标志着中国公共政策选择,尤其是政策过程,加快了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的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预示了中国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其相关政策 危机管理政策 出口退税及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政策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 废止收容遣送办法,出台便民利民新策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 2004/2005年中国公共政策选择的走向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作为政策诉求,是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必然归宿。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政策研究 从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以来,我国事业单位中的一大批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已经进行了转制为企业的改革,随后,卫生系统、教育系统、科技系统中公益类研究机构以及出版等系统都相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200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通知》文件,把事业单位改革实行聘用制的大方向确定下来,同时也拉开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大幕。这项改革涉及130万个单位、3000万人和国有资产近3000亿元 ,要在2至3年内完成,用5年时间使这项制度正常化和规范化。这项改革的难点在哪里?改革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事业单位改革政策主要是调整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实行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通过明确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和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改革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形式。 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走向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从功能上将事业单位分为行政执行、社会公益和生产经营三种类型,不同类别的事业单位实施不同的改革和管理政策。 一、事业单位改革政策的制定背景 二、1978-1996年事业单位改革政策的变化 1. 1978-1987年的初步探索阶段 2. 1987-1992年的面上拓展阶段 3. 1992-1996年的深入发展阶段 三、1997-2002年事业单位改革政策的发展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