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贵州一个重要概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湿”,贵州一个重要概念

“湿”,贵州一个重要概念   说到贵州,中国人几乎都知道一个谚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个谚语说出了贵州两大特点,一个是气候,一个是地貌。   贵州的地貌,山地占全省主要空间,苗岭、大娄山、乌蒙山是贵州主要的山系。贵州作为云贵高原的第二阶梯,虽然山海拔并不高,但是由于多达61.9%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的发育造成沟壑纵横,缺乏高原台地。这种地貌给贵州的经济发展带来不便。交通上,在贵州无论修建公路、铁路,都需要随时架桥穿洞。我直观估算,修建同样一段高速公路,贵州造价至少要比平原地区增加成倍以上。贵州的多山,也给农业和居住带来麻烦。在贵州,许多城市城镇的选址,首先就要考虑寻找坝子。坝子就是在高山中的低缓平地。我们可以看到,从省会贵阳到其他贵州大的地州城市,绝大多数都是建在一个大的坝子里,坝子大小决定了一个城市建筑的空间发展潜力。农业上,山高坡陡平地稀缺,田地自然紧张。人们应对的办法,一是修造梯田,无论水田还是旱作,都需要梯田帮忙,所以贵州梯田成为遍布全省的农业景观。二是居住上,很多村寨建在山上,成为贵州乡村一景。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村寨。   贵州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居住在高山上的特点。人们居住在高山上,一个历史原因是躲避战乱。贵州历史上是一个移民地区,这应该与贵州在居住上的适宜性有关。尽管贵州的历史久远,但是历史上人口并不多,贵州现在的人口,应该是历史上一次次自然的和官方的移民的结果。尤其是明朝以后,移民之风甚劲。大的地貌上的山高坡陡,有利于人们的安全防御。但是很多少数民族居住在高山上的现实原因也与田地稀缺有关。苗族、侗族、布依族、瑶族等等都以村寨建在高山居多。人们这样做,其实是把山脚的坝子里的好田土留作耕种。雷山县著名的千户苗寨,寨子依山而建,非常壮观。但是其实寨子下面是一条溪流蜿蜒流淌,人们在这里种植水稻。这种场景我们在兴义市的南龙布依族古寨也能看到。古寨建在山半坡上,而下面比较空旷的坝子则是一片稻黍。   田地的稀缺,对田地的珍惜,甚至影响到一些少数民族的生育观念。在贵州从江县的??族、广西金秀县的瑶族,有的寨子被人们称为中国最重视计划生育的。其原因就是因为土地的稀缺。当一族人迁徙定居在一个地方,人们要根据土地的数量,产出的可能,考虑总的人口数量。为了这个族群的长期繁衍生息,人们自己定下规矩,每家每户不能超过2个或3个孩子,这样保证人口数量与土地承载能力的平衡。我觉得这也表明侗族、瑶族的发展智慧与理性。   如果说山地多的特点是贵州发展的一个弱项,那么,贵州另一个重要特点——“湿”,则是贵州的优势。   湿,首先是降水。中学地理课本讲到中国气候,都会对贵阳和昆明做一个比较,因为这两个城市纬度位置都相近,但气候则相去甚远。昆明在冬季正好位于那条被称之为“昆明准静止锋”的西边,气候干燥。而贵阳在昆明准静止锋的东边,也是在锋面下方,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昆明准静止锋形成期间常常是阴雨绵绵。   贵州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1300毫米左右。这个数据在全国属于降水多的省份,甚至与拥有江南水乡的苏南、浙北、皖南的降水量差不多。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贵州的地理与江南水乡一样,那么就降水量一项,贵州就具有了水乡的降水基础了。更何况贵州的蒸发量相对不大。   湿,对贵州来说,还有气候的湿润。由于贵州境内多数地区年阴天相对多,晴天相对少,所以,贵州的水蒸发量比较低,这就把一个湿润的气候留给了贵州。人类最适宜的空气湿度在40%~70%,高于这个区间人就会感觉潮湿,低于这个区间人就会感觉干燥。贵州的湿度更多的在人的适宜湿度的范围,再加上贵州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的温度,所以从气候角度讲,贵州是最适宜人生活的地方。   贵州的“湿”,更表现在湿地的丰富和多样。贵州在地质地貌上,以高原台地的破碎化著称。这就使贵州的地面,无论是高处还是低洼的坝子,都很难有大面积的分布。所以,在贵州不可能有像黑龙江三江湿地、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那样的大面积的湿地,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贵州湿地却以由诸多小块的湿地组成湿地群的方式存在。这种湿地存在的方式,反而给人多姿多彩的印象。   在贵州众多的湿地中,有两个湿地值得一提:贵阳附近的红枫湖,贵州西南兴义市的安龙招堤。   红枫湖是一个水库蓄水形成的水体,许多山头露在水面,红枫湖地区的开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征战云南回师的明军万余人,在明威将军焦琴的统领下,分驻在今猫跳河中游一带,建立威清卫,实行军屯。红枫湖镇中一、中八、右二、右七、后五、后六、刘官堡、陈亮堡、龙井堡等地,都是昔日屯军的驻地。屯军“三分戍守,七分屯田”之后,经过历代农民的辛勤劳作,把这片荒凉的处女地建成了清镇市的“粮仓”。1958年,这里移民建湖,成为一片水乡泽国。它的水域总面积为57.2平方公里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