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肠外营养_图文.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内肠外营养_图文

肠内肠外营养指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 钟 燕 第一部分 总 论 指南定义 该指南是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按照系统和规范方法,在多学科专家、大中规模医院的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和营养师的合作下达成共识。 指南宗旨 是为临床医师、护理工作者、营养师和患者在特定临床条件下,制订和/或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并为卫生政策的制订者提供决策依据。 制定背景 1、我国第一部“肠内肠外营养指南”的出台: 2005年,CSPEN组织我国临床营养、儿科、外科、内科等多学科专家成立第一届《肠外肠内营养指南》编写委员会,于当年制订和公布第1版 《肠外肠内营养学临床”指南”系列一: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治疗的适应证》。 这是我国首个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制订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 制定背景 2、2006年版《肠内肠外营养指南》的制定过程 在2005年版的基础上,2006年1月,CSPEN开始组织《肠外和肠内营养临床指南》修订工作; 分别于2006年4月和5月,召开2006版指南的两次“共识工作会议” 在各组完成的共识的基础上,2006年9月2日常委审稿会审查后,完成指南(草案); 制定背景 2006年9月14日召开CSPEN 会议,按议事规投票表决。指南(草案)经与会者表决通过,于2006年9月15日~ 16日全国指南会议上,指南向公众介绍。 指南编写依据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WHO指南编写指南》和AGREE协作网(Appraisal of Guidelin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发展的临床指南编写方法学原则,结合我国肠外肠内营养实践现况,建立指南制订方法学原则。 文献检索策略 文献来源: 检索文献为近10年发表文献。包括:二级数据库为4个: Guideline ,ClearingHouse,Cochrane Library,SumSearch ; 一级数据库4个:Medline,EMBASE,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证据级别与推荐意见分级标准 推荐意见分级 标准:以牛津分类(Oxford Evidence-based Medicine,OCEBM)为基础的A,B,C,D 4级分类; 优点:具有可重复性、清晰性,而且更准确。 具体分级标准见下表: 本指南的结构 参照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ASPEN)《成人和儿科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指南》和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ESPEN)《肠外营养临床指南》编写; 每章节内容包括: 背景:基本概念、研究和临床实践历史简述 证据:对检索文献进行描述和评价 推荐意见:对证据进行总结 基本概念介绍 营养治疗:一般认为包括经口、肠内或肠外途径为患者提供较全面营养素。 肠内营养:是指经消化管给以营养素,根据组成不同分为整蛋白型和氨基酸型。 肠外营养:是经静脉为无法经胃肠摄取和利用营养物患者提供包括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及矿物质在内的营养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结构蛋白的功能。 营养不良: 因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导致机体功能乃至临床结局发生不良影响。 营养不足:通常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指能量或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者,造成特异性的营养缺乏症状。 重度营养风险:是因疾病或手术造成的急性或潜在的营养代谢受损,营养治疗对这类患者能带来更好的临床结局(ESPEN NRS 2002评分≥3分)。 营养筛查: 由医务人员实施的快速、简便方法,决定是否需要制订营养治疗计划 。 营养评定: 由营养专业人员对患者的营养代谢、机体功能等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用于制订营养治疗计划,考虑适应证和可能的副作用 。 营养治疗适应征 现阶段可以采用NRS重度营养风险作为住院患者需要营养治疗的适应证: 达到NRS有营养风险的患者(≥ 3 分),应该直接进入制订营养治疗方案。 第二部分 成人营养素需要量 背 景 依据: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营养治疗的营养素需要量基础,是正常人群的每天推荐摄入量。 DRIs内容 平均需要量(EAR ):满足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推荐需要量(RNI ):是在EAR的基础上产生的,计算公式为EAR+2SD或1.2×EAR;长期达到RNI水平可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储备。 适宜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