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稗草危害对单季稻产量影响
稗草危害对单季稻产量影响
摘要 稗草危害对单季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拔除稗草及其他杂草80%处理的平均产量为4 485 kg/hm2,减产32.5%;拔除稗草及其他杂草60%处理的平均产量为3 720 kg/hm2,减产44.0%;拔除稗草及其他杂草40%处理的平均产量2 925 kg/hm2,减产56.0%;拔除稗草及其他杂草20%处理的平均产量在2 805 kg/hm2,减产57.8%;不除草处理的平均产量在2 055 kg/hm2,减产69.1%。
关键词 稗草;单季稻;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1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020-02
为探索农作物有害生物——稗草对水稻产量危害损失情况,在中国水稻所的指导下,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浮石街道办事处农技站进行了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选择在衢江区高家镇划船塘村,土名为叶家垅畈,属红壤黏土,肥力水平一般,为当地有代表性的稗草常发生稻田,稗草分布密度均匀。据衢江区土肥站土壤测定提供的资料,该田坂土壤含有机质1.6%、全氮0.17%、速磷45.4 mg/kg、速钾74 mg/kg,pH值5.2。
1.2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单季杂交糯稻——甬优10号,种子由衢江区种子管理站提供。供试药剂为:浸种灵(10%硫氰基甲烷乳油,江苏省泰州市梅兰农化有限责任公司产)、60%吡蚜啉种衣剂、50%吡蚜酮、垄康(江西巴菲特农药有限公司产)、阿维·毒死蜱(江西巴博农药厂产)等。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稗草密度处理,分别为:不除草(A),拔出稗草及其他杂草20%(B)、40%(C)、60%(D)、80%(E),以除去全部的稗草及其他杂草作为对照(CK)。试验田前作为空闲田,每个小区面积6.77 m2(1.65 m×4.10),重复3次,小区随机排列。
1.4 试验方法
1.4.1 种子消毒。5月22日傍晚用浸种灵浸种,5月23日下午开始催芽,5月27—28日炼芽,采用直播方式,播种时间为5月29日14:00。播种量为26.25 kg/hm2。播前试验田面趟平,使用60%吡蚜啉种衣剂+50%吡蚜酮拌种,防稻蓟马、稻飞虱等。
1.4.2 施用肥料。5月28日,播种前施用复合肥150 kg/hm2;第1次追肥于6月27日撒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52.5 kg/hm2;第2次追肥于7月10日撒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钾97.5 kg/hm2。
1.4.3 病虫害防治。于6月28日施用垄康150 g/hm2,对水450 kg喷雾,防治2代二化螟;7月11日施用稻腾10%悬浮剂450 mL/hm2+艾美乐75 g/hm2(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对水450 kg喷雾,防治稻纵卷叶螟,补治二化螟;7月26日,施用阿维·毒死蜱(江西巴博农药厂产)525 mL/hm2,对水450 kg喷雾,防治稻飞虱兼治稻纵卷叶螟;8月10日,施用稻腾525 mL/hm2+朴虱灵600 g/hm2,对水450 kg,用机动喷雾器喷洒,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1-2]。
1.4.4 合理用水。分蘖期浅水勤灌、适时搁田,施肥、除虫时适水灌溉,抽穗扬花后,干干湿湿,以湿为主[3-4]。
1.4.5 稗草发生密度的调查。据6月10日对高家镇、全旺镇3个行政村10个种粮大户直播单季稻田内调查50 m2稗草密度,共有稗草株数1 528株,幅度2.8~135.4株/m2,平均有稗草30.6株/m2。
1.4.6 稗草定植。6月22日试验对照区内的稗草全部人工拔除,其他小区按照试验设计的密度进行试定植。按当地平均稗草密度计算,处理A~处理E的稗草密度分别为31、25、19、13、7株/m2,并对试验小区稻苗进行移密补稀;6月27日,试验对照区的稗草被彻底清除,其他处理小区进行稗草定植;6月30日对各处理小区的稗草用竹筷子定株确认;拔除多余的稗草[5-6];处理B~处理E,除了留住定苗的稗草以外,需要人工拔除所有杂草,分别在水稻2~3叶、4~5叶、分蘖末期拔除杂草;CK用人工拔除或用安全性好的除草剂防除所有杂草;7月8—14日,继续清点、拔除新出苗的稗草;8月25日试验区稗草种子成熟,少数种子脱落,甬优10号始穗;9月1日稗草80%种子脱落,50%稗草茎秆桔黄,甬优10号80%抽穗,部分扬花;10月8日,甬优10号进入黄熟期;10月21日成熟度达98%以上,下午收割。
1.4.7 杂草处理。7月1日对试验小区内的矮慈姑、鸭舌草、三棱草和千金子等杂草予以人工拔除;7月8—14日继续拔除试验区内的各种杂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