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遗忘角落,西南农村学校校服问题调查
被遗忘角落,西南农村学校校服问题调查
“校服”作为一所学校的象征代表着可信、可靠、可依赖。但现实情况再一次遗憾地告诉我们,一部分校服的质量既不可信也不可靠,甚至对人体还有害。如何才能守住校服质量安全底线,如何才能堵住监管漏洞,如何才能确保学生们的基本权益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岂有此理,那些“被自愿”购买的校服
我国的校服随着现代教育的引进,最早出现于辛亥革命前后并且充满了时代的烙印。比如说,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毛泽东所穿的白色师范立领诘襟服,在当时就叫“五四青年学生装”。新中国成立之后,本着我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思想校服制度随即戛然而止。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后物资的逐渐充足,以及受打开国门之后西方文化的影响,校服才又重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
目前,在我国广大中小学校包括农村学校普遍都有自己的校服。学校一般是要求学生在升旗仪式、运动会等一些集体活动时穿着。但也有一小部分学校是要求学生每天上课必须穿着校服,但绝大多数学校在平常时候并不作硬性规定。当然,学校只作着校服的要求,至于定制校服的费用自然还是得家长从口袋里掏。
不过,关于学校是否有权力强制要求学生穿着统一校服的这个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存在较大争议的。据了解,至今仅在1994年原国家教委下发过一个《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针对的是学校的管理工作,而不是直接向学生设定义务。另外,这个意见中推广校服的对象是城市中小学,不包括农村学校。值得注意的是,这个1994年的意见显然已经与2003年我国颁布的《行政许可法》相违背。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目前在我国城乡中小学里强制购买校服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习以为常的事情。下面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此隐去了相关名称。
空旷的操场坝子左边,是一排低矮破旧的瓦房,那是幼儿班的教室。右边也是一排同样的房子,那是教师宿舍。正面是一栋政府拨款新修的三层教学楼,在众多瓦房的簇拥下它是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这就是四川省某国家级贫困县的一所乡镇完小小学部的真实写照。据了解,这里的小学生在教育部门“撤村并校”之后最远的需要步行两个多小时才能走到学校。
要说这个学校有什么样的亮点,那就是每逢有“上级干部”前来“视察”时,那一校整齐的校服。之所以说来的都是“上级干部”,没有说上级领导是因为到过这里的最大“官”也不过就是该县科级的教育局长而已。这个学校没有城市学校每周一例行的升旗仪式,集体活动也是少之又少,统一穿着校服的目的似乎仅仅就是为了“上级干部”来视察。我不知道这些“干部”和学校的负责人们是否想到过,当几个小孩子穿着干净统一的校服早上五六点钟打着电筒,烧着火把甚至是摸黑走在前往学校的路途上时,是多么怪异的一种景象;当几百个小孩子穿着干净的统一校服中午在教室里吃着红萝卜炒白萝卜的所谓“营养餐”时,是多么让人心寒的一种场面。
可想而知,当这样的一所学校要求学生统一购买校服时,在我们看来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但是,每一年校服的购买在这里却从来没有间断过。学校的理由冠冕堂皇,“本着减少学生之间的攀比,减轻家长负担的精神,学校将统一为学生定制校服”;学校的态度温文尔雅,“本着家长、学生自愿的原则”。
实际上,即便是有个别家长真心不愿意掏钱,一来害怕自己的小孩在学校被老师“穿小鞋”;二来大家都买了自己不买小孩在同学们面前也抬不起头。所以,这看似自愿购买校服的背后其实都是家长“被自愿”而接受的“温柔一刀”。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学校购买校服春秋两套也不过售价100多元。除了个别家庭贫困的学生之外,这点钱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并不是很大的负担。不过,就事论事来看,有没有必要统一穿着校服才是这个学校校服问题的根源。学校本来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并且农村学校的学生成绩长期以来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个农村的完小及其领导不首先考虑如何提高学生成绩而是贪大求洋把校服问题放在首位,显然是非常不妥的,长此以往必然是会犯错误的。
在教育系统里,不论是教师还是校长都喜欢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标榜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是知识渊博所以成为教师,品德高尚所以成为模范和榜样。作为教育工作者“身正”比“学高”更重要,这是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不过,显然在校服这个问题上这些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人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毋庸置疑的是,在我国各地关于农民减负的诸多文件中都多次明确强调过:农村学校不准强制购买校服。
迷影重重,校服背后的利益链条
通过一系列对西南农村学校校服问题的调查、走访,相关各方都在为了校服大倒苦水,这样一个非常怪异的现象却真实地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首先,在谈到农村学校学生统一购买校服的问题时,有好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