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风病中医诊疗指南解读课件
预防-既病防变 辨证论治 中成药防治 饮食指导 心理治疗 康复治疗 小结 中风病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是中风病常见的证候要素 及早治疗中风患者是减少病死率、降低病残率的关键。治疗中应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强调辨证论治指导下的综合治疗,并采取分期治疗的原则 注意调摄护理 中风病的中医治疗 中风病的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分期治疗 急性期的治疗 恢复期的治疗 后遗症期的治疗 急性期的治疗 病情特点:发病3天以内往往病情变化迅速,1周之内病情仍可继续加重 治则治法: 中经络表现为风痰阻络者,以熄风化痰、活血通络为法。 中脏腑 痰热内闭清窍者,以清热化痰、醒神开窍为法,腑气不通者及时通腑泄热; 痰湿蒙塞清窍者,以涤痰开窍为主,兼有气虚者需及时扶助正气。 急性期的治疗 发病1-2周神志转清者可按照中经络辩证论治,以化痰通络为主。缺血性中风可继续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液治疗。 如风邪渐息,热象不明显,而渐显正气不足时,当注意尽早加用甘平益气之品以扶助正气。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应注意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以同时采用针灸治疗。 急性期的治疗 中经络的治疗 风痰阻络证 风火上扰证 痰热腑实证 中脏腑的治疗 痰热内闭证 痰蒙清窍证 元气败脱症 常见变证的治疗 呃逆 呕血 中风中经络的治疗 风痰阻络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病机:肝风夹痰上扰清窍,气血逆乱,脑脉痹阻,经络不畅 治法:息风化痰,活血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加减 法半夏9g,白术9g,天麻12g,胆南星6g,丹参15g,香附9g,酒大黄6g 中风中经络的治疗 加减: 急性期,病情变化较快或呈进行性加重,风证表现较为突出者,加入钩藤后下15g,石决明先煎30g,珍珠母先煎30g以平肝息风; 若出现呕逆痰盛、舌苔厚腻者,可加茯苓9g,陈皮6g,桔梗9g,或合用涤痰汤加减以祛痰燥湿; 痰浊郁久化热出现舌质红、苔黄腻者,加黄芩9g,栀子6g,瓜蒌30g,天竺黄6g以清热化痰; 若瘀血重,伴心悸胸闷、舌紫暗或有瘀斑者,加桃仁9g,红花9g,赤芍9g以活血化瘀; 若头晕、头痛明显者,加菊花9g,夏枯草9g以平肝清热。 中风中经络的治疗 风火上扰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病机:肝郁化火,阳亢风动,风火相煽,气血逆乱,直冲犯脑 治法:平肝息风,清热泻火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9g,钩藤后下15g,石决明先煎30g,川牛膝9g,黄芩9g,栀子9g,夏枯草9g 中风中经络的治疗 加减: 头晕头痛者,加菊花9g以清利头目; 心烦不寐者,加莲子心9g,炒酸枣仁15g以清心除烦; 口干口渴者,加麦冬9g,生地黄15g以养阴生津 苔黄腻者,加胆南星6g,天竺黄6g以清热化痰; 便干便秘者,加大黄后下6-10g以通腑泄热。 中风中经络的治疗 痰热腑实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病机:痰热上扰清窍,阻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腑气不通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 瓜蒌30g,胆南星6g, 大黄后下9g,芒硝冲服9g 中风中经络的治疗 加减: 若不能及时通畅腑气,则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使清窍蒙塞,加重病情,大黄、芒硝的用量需根据病人的体质而定,以大便通泄为度,不宜过量,防止耗伤正气。 热象明显者,加黄芩9g,栀子9g以苦寒清热; 年老体弱津亏者,加生地黄15g,麦冬9g,玄参9g以养阴生津; 出血性中风无继续出血征象时,可用抵当汤加减以破血化瘀,通腑泄热。 中风中脏腑的治疗 痰热内闭证 证候:起病急骤,神志昏蒙,鼻鼾痰鸣,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 病机:风夹痰热上犯于脑,气血逆乱,清窍闭塞,神机失用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羊角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 羚羊角粉冲服0.6g,珍珠母先煎30g,竹茹6g,天竺黄6g,石菖蒲9g,远志9g,夏枯草9g,牡丹皮9g 中风中脏腑的治疗 加减: 烦躁不宁者,加夜交藤30g,莲子心9g以清心安神; 头痛重者,加石决明先煎30g以平肝潜阳; 痰多者,加竹沥30ml,胆南星6g,浙贝母9g,瓜蒌30g以清热化痰; 热甚者,加黄芩9g,栀子9g以清热除烦 中成药的使用 本证宜选安宫牛黄丸治疗,一般一次1丸,1日2次,温水送服或鼻饲。病情重者,可每6-8小时服1丸。 神昏谵语,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土地管理法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物理学史全套课件-物理学史.ppt VIP
- 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兔子坡》小学生阅读分享课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考试财经岗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中国古建筑课件PPT.pptx VIP
- 尽职调查清单---模板.pdf VIP
- 从造词心理看民族文化程度.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