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人必修2
第一单元 情趣与理趣(中外抒情散文)
学习导航
本单元学习中国现代散文,选的都是写景状物的名篇佳作。
《荷塘月色》写景状物精彩,意境优美,语言富有韵味。
《故都的秋》也写景状物,但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浓郁的情味,作者的襟怀、志趣、性格洋溢在字里行间。
《囚绿记》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
这些散文名篇的共同特点是写景精妙、意蕴深、语言优美。为此,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1、分析富有特征的景物描写,了解有关的写景状物的手法;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品味优美的具有生命灵性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这类散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展开想象,设身处地地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感受其意境美;二是紧扣“文眼”,抓住关键语句,找出线索。离清思路。要注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特点,领悟景物之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哲理和象征意义;三要仔细品味优美的语言。品味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朗读,对重点语段更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阅读鉴赏中,还要注意读写结合,可写赏析文章,也可进行仿写训练等等。
第一课 荷塘月色
每课一背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鉴赏】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自主探究 语言积累
一、重点字词大集中
1.为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弥望( ) 袅娜( ) 煤屑( ) 脉脉( ) 梵婀玲( ) 蓊蓊郁郁( )
歌曲( ) 颤动( ) 曲线( ) 敛裾( ) 妖童媛女( ) 戴月荷锄( )
答案: mí niǎo xiè mò ē wěng qǔ chàn qū jū yuàn hè
2.注意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形状。
惦记 袅娜 点缀 倩影 酣眠
掂量 枭雄 啜泣 靓丽 酬劳
3.积累辨析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的含义。
幽僻:幽深、僻静。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大意:大概的轮廓。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二、背景资料全搜索
1、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县。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考入本科哲学系,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取《楚辞?卜居》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兮”中“自清”作名,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之以自警。大学时代和毕业后在江、浙等地中学任教期间,致力新诗创作,写有长诗《毁灭》(1922)。1925年暑假,离开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教学之余,文学创作也转向了散文领域,并取得了卓著的成绩。有《背影》《春》《荷塘月色》《绿》《威尼斯》《松堂游记》等收入初、高中教材。另有名篇《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散文集有《背影》(1928)、《欧游杂记》(1934)《你我》(1936)等。学术著作有《诗言志辨》(1947)《论雅俗共赏》(1948)等。1948年8月12日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既是教师、作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毛泽东说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pptx VIP
- 1200PLC+汇川PN伺服报文3使用方法详解.docx VIP
- 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部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岗位职责工.docx VIP
- 苏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清单.docx VIP
- 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太阳能热利用 编制说明.pdf VIP
- 2025年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商业化试点与运营模式优化报告.docx
- 石家庄铁道大学2022届毕业生质量报告.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2024)桂美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Por Una Cabeza 一步之遥(总谱)Carlos Gardel曲曲谱.pdf VIP
-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PPT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