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谈语文教学与学生健康人格培养
谈谈语文教学与学生健康人格培养
语文肩负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的人格。
语文教学要通过美的熏陶、善的激发,使学生认识自我、审察自我、超越自我,树立高尚的健康人格形象,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使学生自觉形成健康人格。具体来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健康人格进行培养。
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语文教学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功能,这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功能,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科教材所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例如,岳飞在《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发出了“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种凛然正气、一种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时“尚思为国戍轮台”,拳拳爱国情感摧人泪下;荆轲“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何等慷慨悲壮!……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激情。教材中对党的礼赞,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的篇章也不少。文学就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不少作品人物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都??以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如“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袁隆平,“布衣总统”孙中山等等。
中国的传统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是以礼乐诗书、经史典籍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使学生温文尔雅、知书达礼,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其中有很多值得吸收和借鉴的内容,比如“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睦”的家庭理想。例如李密的《陈情表》,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无论是叙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真情流露,发自肺腑,丝毫不见斧凿雕琢之痕,以致后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之说。如此篇章,是对学生家庭道德伦理的健康人格培养的精华。学习传统教育的这一有益经验,并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崭新意义,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意义深远,并在潜移默化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语文教学本身还具有审美教育功能,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培养健康人格的目的。
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课文中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为历代读者所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适宜。学习这些古诗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好的诗歌散文,特别是诗歌直接诉诸情感,又节奏铿锵,语短意长,在无形中受到熏陶。比如,读《静女》、《蒹葭》等,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就会深深触动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仙李白的傲岸人格能使我们激扬奋发;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然能体会到苏轼那恢弘的气势。“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初春,“接天莲叶无穷碧”是盛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喻严冬,妙不可言。李白笔下的“水”多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远影碧空尺,惟尽长江天际流”;王维笔下的“水”多清新明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勃笔下的“水”,美丽如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笔下的“水”,绮丽可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水”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205T 1146-2024 微轻小型无人机机巢通用管理要求.docx VIP
- Robocop 2《机器战警2(1990)》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打工入党自传.doc VIP
- 中国多点微透镜近视离焦设计镜片框架眼镜近视控制效果评价和安全配戴专家共识(2025年).pdf VIP
- 14339网络传播法规复习资料.docx VIP
- GB 50319-2013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ocx VIP
- 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建筑结构图集).pdf
- DB15T 4133-2025盐碱耕地改土培肥抑盐合理利用技术规程.pdf VIP
- 病理科三甲评审要求.docx VIP
- 2025年辽宁省本溪市高一入学英语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