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雷军青涩岁月大学时创办三色公司失败
雷军青涩岁月大学时创办三色公司失败
编者的话
“新闻是易碎品,但要把它当成艺术品去雕琢。”梅尔文·门彻这样说过。新闻除了当时记者的精深叙述外,还有一个外在的雕琢力量——时间。
在记录20世纪中期以来信息化变革浪潮的浩瀚文字中,有一些特质在熠熠闪亮,这些亮点不一定总是成功的荣耀,一些走过的弯路、失败的技术和品牌,同样是人类发展史上光辉的实践。记录他们一闪而过的瞬间,是本专栏开设的初衷。
让我们在这里重温历史,汲取经验。
栏目撰稿人:姜洪军
jhj@vip.sohu.net
“我特别害怕落后,怕一旦落后,就追不上,我不是一个善于在逆境中生存的人。我会先把一件事情想得很透彻,目的就是不让自己陷入困境。就是说,我是一个首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出发的人。”雷军曾这样描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处事心态。
樱花盛开的季节
雷军1969年12月16日出生于湖北仙桃市,“我从小就是好孩子、好学生,根红苗正。”中学时代,他周围的学习氛围很浓厚,“我们仙桃中学也还挺厉害的。6个班考了17个清华、北大,我高二的同桌上了北大,高三的同桌上了清华。”1987年这一年高考时,由于好友填报了计算机专业,“为了日后和好友仍有共同语言”的雷军也选了同样的专业,考进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此前,他曾用过苹果的老式电脑,但没想过自己的未来会跟电脑扯上关系。
雷军在进武汉大学的第一个晚上,就赶到教室上晚自习。此后他每天一大早都赶到教室去占位子,要在最佳的位置上听课。他以半小时为单位,为自己制定好每半小时的学习计划。有午睡习惯的他看到有的同学不睡午觉而在看书时,便再也不睡了,因为他怕别的同学在这段时间里学到他不会的东西。
“今晚有新电影哦!快走吧!”周末的晚上,同学们兴奋地呼朋引伴。雷军则继续埋头于课本中,似乎充耳不闻。他喜欢看电影,但每次都要自习到晚上9、10点钟,才去看重放的第二场。
雷军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在《数字逻辑》课堂上,老师总是先问大家,如果无人应答,就点名雷军来回答。
“读计算机专业,我觉得还是很适合的???所以我下的工夫比其他的同学要大,表现了一点小小的天赋,大家觉得我的程序写得很好,”雷军崭露头角的一件事是在大一时编写的Pascal程序,等他上大二时,被编进大一教材里用来教导学弟学妹。
当时计算机系机房的电脑不超过十五台,上机资源很紧张。“我的解决上机问题的诀窍就是‘泡’,每天呆在机房里磨蹭。我最好的运气就是别人不来,有空的机器;如果有人不懂,我也可以借指导之机用一会儿;实在不行,就坐一边看看热闹。”雷军回忆有时候遇到不好说话的机房管理员,死活就是不让他进去,“一般想泡机房就必须提前一个小时去在门前排队,武汉的冬天是没有暖气的,非常冷,但机房里又必须穿拖鞋,我们机房旁边就是一个风口,在机房门前穿拖鞋等上一个多小时就已经冻得直哆嗦,但我还是乐此不疲。”因为雷军去得太频繁,以至于后来管理员看到他,不问他有没有上机票就往外轰。后来,由于老师们都想让雷军帮着做课题,因此不止一个人把自己机房的钥匙给了他,他最多的时候同时拥有三位老师的机房钥匙。
雷军两年修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他掌握了一些诀窍,譬如重要的课程,就上四分之一的课,不太重要的就只上八分之一的。他认为计算机专业不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搞懂精髓之后,所有的东西都挺简单,“强调的是实践。”随后,雷军准备到武汉电子一条街上实践和闯荡一番。
神秘的黄玫瑰
“雷军,中午来我这里吃饭啊!”电子一条街上的一家店铺老板向骑一辆破自行车路过的雷军打招呼。街上的老板们都知道这个小伙子很厉害,是个技术高手,每逢他上街转悠时,街上的老板们“恨不得隔二十米就跟他打招呼,请吃请喝。”《知识英雄》书作者刘韧在他的文章中这样描写。
有些青涩,笑起来脸上有个酒窝的雷军总爱背个大包,里面装满了资料和磁盘,出现在这条街上,“武大樱园宿舍到电子一条街,距离并不远,但走路需要四五十分钟,自行车成了必须的装备,新自行车招贼,所以最好是辆‘破’自行车。”至于为什么要背一个大包,雷军解释,“对于一个高手来说,所有常用软件必须自备,至少需要20张软盘。编译工具里没有编程接口资料,也没有电子版的图书,只好常备几本很厚的编程资料。那时的书质量不高,内容也不全,还常常有很多错误,至少需要三本对照着看。背着三本很厚很沉的书跑来跑去,肯定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街道两旁,装修较新、竖着色彩斑斓标牌的门脸房,与陈旧的楼房主体形成鲜明的反差,恍若相隔两个年代。在林林总总的经销配件和软盘的商店中,有一些大一点的门脸,那些常常是国际品牌的本地代理。喏,这个是IBM的,招牌上有“IBM代表着计算机发展的方向”的字眼。那一家是惠普的,招牌上写着“我们当然采用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