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隐忧意识与济世情怀深度表达
隐忧意识与济世情怀深度表达
2013年11月18日,由《文艺报》、创作与评论杂志社、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瑶族作家陈茂智长篇小说《归隐者》研讨会”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隆重举行。《归隐者》描写了一个身患绝症、逃离官场的官员的隐居生活,作品以清新、淡雅的笔调,展示了南方山林香草溪的生态之美、景色之新和人文之奇,犹如湘南大瑶山徐徐展开的一幅民俗风情画卷,被誉为“现代版的《桃花源记》”。
《文艺报》副总编辑、著名评论家王山,《民族文学》资深编辑、评论家哈闻,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阎真等6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专家学者们对陈茂智这部长篇小说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深入的交流。
一、香草溪:家园的坚守与失落
王山认为,江华是少数民族地区,相对偏远封闭的地理环境,使这里的自然生态、民族风俗得以比较完好的保存。每一个写作者,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故土情结,作为一个瑶族作家,陈茂智自然也不例外。他在这部小说里,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优美、宁静的山居生活图景,很多场景、很多细节让我感动。比如,他所描绘的香草溪:“香草溪是一条兰草镶边,四季流淌着花香、飞舞着蜂蝶,也让游客流连的迷人的涧流……”这条溪的源头,幽深、神秘,保留着近乎原始的良好生态。有这样一个细节让人难忘,小说中的主人公程似锦站在山顶俯视脚下的涧流深潭,那些鱼浮上来,深潭里顿时黑压压一片;鱼们翻出雪白的肚皮,深潭转眼变得像白雪覆盖一般;当鱼们沉入水底,深潭又是一片湛蓝。这些让人心动的描写,书中几乎随处可见。作者描写香草溪的美好,展现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目的就是营建一片现代社会已经失落、难以找寻到的梦幻家园和人间仙境,一种理想的乌托邦。如此美好的家园,是“程似锦”医治身心创伤的净土,也是人类苦苦追寻的乐土,而这仅存的美好在遭遇外界来的种种侵袭之后几近破灭,现实与理想的剧烈碰撞无可避免,这种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忧思,揭示和提升了作品精神隐忧和叩问心灵的主旨和内涵。
阎真认为,《归隐者》写了现实和功利之外我们所向往的另一种生活,告诉我们??活中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作品有意淡化官场故事,用漫不经心的笔墨,带我们走进南方山林一个叫香草溪的古老瑶寨,让我们在他精心营造的平和、宁静的氛围里,去领略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去感受瑶族民间那些奇异的风俗,去亲近偏远瑶寨里那些善良、朴素的人们……在这些淡淡的笔墨背后,作者用他的真诚和善良,给这个社会奉献了一个疗伤治病的良方:人人向善,每一个都做好自己的事让群体得益,而不是让个体借助群体的力量满足自己的私欲。
香草溪作为另类生活的一个独特场景,寄托了人类生存的理想。作者把潇湘人文风俗与瑶族风情渗透其中,使地域文化与自己所追求的人生态度融合起来,努力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更多是一种心理和精神的状态,是人类对自己家园的坚守。
李阳春、聂茂、谷显明等谈道,作者笔下的南方山林香草溪,犹如废名笔下的竹林、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张炜笔下的野地,大地上的万物,亦即大地整体本身,汇聚于一种交响集奏之中。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指出:“每一个荒野地区都是一处独特的大自然,每一处自然之地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作为与现实世界对照而存在的香草溪,与喧嚣、烦乱和污浊的现实世界相比,是一片宁静自然、没有纷争的人间乐土。这不仅体现出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同时寄托了对自然和谐生存状态的无限向往。
小说不仅描写了香草溪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还表达了对破坏自然行为的揭露与批判。面对现代社会的物质化和商业化,作者深感精神家园的残破,痛感人类灵魂的飘零。作者融入了海德格尔自然的家园理念,试图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生态视角出发,执著地追寻一种自然、和谐的新型人际境界,表现出回归自然、回归乡土的家园情怀。同时,小说还塑造了一批“自然人”形象,这些人物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远离城市栖居于偏远的荒野山林,过着简朴的、原始的田园牧歌生活,这些人正如劳伦斯作品中的“自然人”。例如,吴盖草是香草溪的第一才子,身无一文,只要有一瓶墨水就衣食无忧;奉丁乙是方圆数十里有名的道士,佛道双修,惯常吃素;邓百顺是香草溪少有的“文化人”,喜欢在竹林练字、溪边摸鱼;“神医”卢阿婆会接生,懂草药,百病都会医,还能奔阴曹地府问神问鬼,被人们奉为修行最好的“圣人”;还有根普老人,是瑶山有名的长鼓王,能用最原始的灯草医治传说中的斑茅痧。而在小说中,最能体现作者生态思想的人物是大嘴仙,可以说他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深居山林的实实在在的自然人。作品通过塑造这样一批乡野人物形象,表达了对恬淡宁静、简朴自然诗意栖居生活的向往和找寻。
哈闻、奉荣梅、方雪梅、陈仲庚、周生来等认为,作者描写南方山林香草溪的美,更多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观照:在如此浮躁、忙乱的时代,香草溪的宁静、美好,既是一种对人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