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针对训练
第六单元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第13课 新中国外交
针对训练1:(2011年海南单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析】A。关键词是“1955年”。1955年万隆国际会议召开,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消除了许多国家对中国的误解,“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敌对情绪”,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故选A。B项提出于1953年,C、D的提出是在1949年。
[备选题] (2011年中山模拟)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解析】B。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为了反对霸权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中国的外交政策突出表现为不结盟政策。故选B。要注意的是,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一直以观察员国身份参加不结盟运动峰会。
针对训练2:(2011年皖北联考)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①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
②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③共同点就是指双方如何处理台湾问题
④新的开始指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A。在1972年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了一个中国,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中美之间的共同点不仅仅只有台湾这一点,故③不准确;新的开始应该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而不是建立外交关系,故④错误。故选A。
[备选题] (2011年北京西城区一模)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外交活动是(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英经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
【解析】A。关键信息是“国家的战略利益”、“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B项是典型地用意识形态划分敌我,C项不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D项主要解决的是历史遗留问题,不涉及意识形态、国家强弱的问题。当时美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实力强大,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力量弱小,但在共同的利益面前,两国可以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是在这种政策指导下,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故选A。
针对训练3:(2011年南平质检)下图中中国出现两次建交高峰年的主要因素是 ( )
①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中美关系改善
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④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从图表来看,两次建交高峰年应指1972年和1992年。结合其时代背景可得出C。
[备选题] (2011年扬州调研)下图是1949~2008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亚非万隆会议的召开
C.中美两国开始实现正常化
D.我国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解析】C。从图表看,建交最高峰是在1972年。1972年,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下,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形成新中国建交的一个高峰期,也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故选C。A项在1953年提出,B在1955年,D项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提出的外交政策,均不符合题目所给的时间。
针对训练4:(2011年菏泽高三联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顾问项目培训课程-第一太平戴维斯公司介绍_2011年度1月.ppt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度量说课.ppt
- 红动中国旭日立白品牌策略广告提案.ppt
- 世界银行简介和职能.ppt
-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及组合).ppt
- 四年级下册17课练习题附答案.ppt
- 网络信息安全第2324讲7174.ppt
- 会计基础第4篇.ppt
- 基础会计学第三节.ppt
- 温度传感器测试和半导体制冷控温.ppt
-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姜堰市二附中九年级期中化学试卷.doc
- 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及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doc
- 2014宁夏教师招聘面试备考指导:初中数学优秀说课稿《一次函数图像》.doc
- 2010年度湖南省两院专业考试试卷(审判、检察业务专业).doc
-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优化训练:第1部分专题5第3讲 植物激素调节.doc
- 2015年度春节复工隐患自查自纠.doc
- 2010年度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1.doc
- 2014年房地产估价师开发经营计算总结.doc
- 2015年黑龙江财经法规及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已修订).doc
- 2011-2012学年江苏淮安市范集中学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文科).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