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谈汉字数词和词头定名问题
也谈汉字数词和词头定名问题
收稿日期:2013-05-22
作者简介:鲍建成(1931—)男,科学出版社退休编辑。
中图分类号:N04;O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5-0054-02
读了《中国科技术语》2013年第1期围绕汉字数词和词头定名问题的八篇专论文章,知道大家都很关心并讨论了这个问题。我也谈一些我知道的情况,并提出两点建议,希望能有助于取得既符合国家法规,执行起来也很方便的一致意见。
先谈情况:
(1)正如大家熟知,“个,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是我国几千年来使用的汉字数词序列。这个序列的数词所代表的值依次递增。日本后来也采用了这个序列的汉字数词。
(2)这个序列中越靠后的数词,其使用的机会越少,以致人们不清楚它们代表多大的值。不要说那些比较靠后的汉字数词,就拿今天大家都很熟悉、遇到的机会也很多的“亿”来说,在20世纪前半期,人们就用得不多。说到我国人口时,人们常说“四万万同胞”“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很少说“四亿同胞”“四亿五千万同胞”。新中国成立,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工作结束后,人们从报纸上才看到诸如“我国有六亿人口……”这类的字样。后来,人们接触到“亿”字的机会越来越多,对它也越来越熟悉了。但是,比“亿”大的数词,如“兆”“京”“垓”“秭”等,则仍鲜为人们使用。
(3)正如 《中国科技术语》2013年第1期《数词定名研讨会纪要》所述 “中国古代的数词系统并没有词头概念,词头可以说是舶来品……”,不仅我国如此,日本原来也没有词头概念。该怎么来应对这些舶来品?日本采取的办法是“用日文片假名将洋文音译”。于是“milli、centi、deci、deca、kilo、mega”等词头便分别被译为“ミリ、センチ、デシ、デカ、キロ、メガ”等,且一直沿用至今。我国则考虑到公制计量单位有别于我国使用的市制单位,便在公制单位前加一个“公”字,以示区别。于是就出现了诸如公斤、公尺、公里……这些单位沿用了许多年。不过,用此办法来区分也有缺点,就是仍然不易知道它们的值究竟是多大。后来,人们采用了将公制单位音译的办法,如把gram音译作“克”,meter音译作“米”,ampere音译作“安[培]”,hertz音译作“赫[兹]”,pascal音译作“帕[斯卡]”,joule音译作“焦[耳]”,watt音译作“瓦[特]”……那么,对词头(如kilo,hecto,deca,deci,centi,milli,micro等)又该如何处理呢?人们想到kilo表示103,hecto表示102,deca表示101,deci表示10-1,centi表示10-2,milli表示10-3,micro表示10-6,于是将kilo译作“仟”,hecto译作“佰”。之所以采用千和百的大写字,是为了一看就知道它们分别表示103和102,而且,让带“立人旁”的仟和佰表示它们是词头,不带“立人旁”的千和百则是普通的数词。后来,也许是因为受到我国简化字热潮的影响,人们渐渐把词头“仟”和“佰”的“立人旁”去掉,变成同普通数词一样的“千”和“百”。当说到诸如“三千千瓦”时,前面的“千”是普通数词,后面的“千”则是词头。好在这样做不会发生什么错乱,所以“仟”和“佰”就逐渐没人用了。表示小于基本单位的词头,如deci(10-1)、centi(10-2)、milli(10-3)、micro(10-6),则参照汉字数词序列习惯,分别译作“分”“厘”“毫”“微”。于是就出现了现在常用的诸如“分贝”“厘米”“毫米”“微米”等。可是,到了比“千”大或比“微”小的词头,困难就来了。该用什么汉字来对应mega(106)、giga(109)、tera(1012)……这些词头呢?“万”(104)、“亿”(108)等汉字无法借用来作词头。事情陷入了困局。20世纪中期(可能是四五十年代),王竹溪、杨肇燫等一些物理学家注意到,兆、京、垓、秭、穰等大数词虽然早被人们弃置不用,但许多人还记得这些词具有逐渐增大的特点,便将词头mega(106)对应为“兆”,giga(109)对应为“京”,tera(1012)对应为“垓”……从而定出我国的汉字词头。这些词头也沿用了好些年。我记得,在20世纪70年代,当我还在职从事编辑工作时,在一本译自美国出版的《科学年鉴》(Science Year)中看到有“兆电子伏”“京电子伏”以及“垓电子伏”的字样。这说明,直到那时,人们仍在使用“兆”“京”“垓”等词头。这三个词头中,“兆”用得比较多,大家比较熟悉,知道它是表示106的词头,用得很顺当。至于“京”“垓”等词头,因为用到的机会太少,对它们就感到陌生,不清楚究竟是指10的多少次方。这样,到1984年国家颁布法定计量单位时,便决定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