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直黄芪中苦马豆素提取工艺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茎直黄芪中苦马豆素提取工艺研究

茎直黄芪中苦马豆素提取工艺研究   摘要:以茎直黄芪(Astragalus strictus)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了苦马豆素的酶法提取工艺条件,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提取物中苦马豆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茎直黄芪中苦马豆素最佳提取条件为,粉碎目数80目、料液比1∶40、纤维素酶添加量3.5%、酶解时间3.0 h。在此提取条件下,苦马豆素的提取率可达到39.41 mg/kg。该法快速、高效、方便、节能,有利于茎直黄芪中苦马豆素的提取。   关键词:茎直黄芪(Astragalus strictus);苦马豆素;纤维素酶;气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S56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8-1886-03   茎直黄芪(Astragalus strictus)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植物,在西藏各地均有分布,每年在其密集生长的牧区都有大批的家畜中毒死亡,是中国西藏牧区危害最严重的毒草之一[1,2]。茎直黄芪中的主要有毒成分为苦马豆素,是一种大极性的吲哚里西丁类生物碱,水溶性极好,经动物肠道吸收后,在溶酶体酸性环境下解离,因其阳离子结构与Α-甘露糖阳离子结构近似,使得竞争结合Α-甘露糖甘酶,不仅抑制了Α-甘露糖甘酶酶活性,同时造成溶酶体内甘露糖不能代谢而蓄积,导致细胞特别是神经细胞的空泡性,从而引起动物中毒[3]。苦马豆素同时还具有抗肿瘤活性,能特异性地抑制高尔基氏体Α-甘露糖甘酶Ⅱ的活性,同时抑制了肿瘤细胞表面糖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并能缓解化疗和放疗中产生的骨髓抑制作用[4]。   目前苦马豆素的提取主要采用热回流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的常规醇提法[5]。近年来,酶的用途越来越广泛,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生物酶解提取法是利用酶反应的高度专一性,将细胞壁的水解或者降解,破坏细胞壁,从而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目前,中药提取方面研究较多的酶是纤维素酶[6,7],大部分中药材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类物质构成的,植物的有效成分往往包裹在细胞内部,用纤维素酶酶解可以使植物细胞壁破坏,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提取。由于酶制剂在常温、 常压条件下就能起催化作用, 能有效地提高植物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目前关于酶解法提取苦马豆素鲜有报道。   本试验为了进一步提高苦马豆素的提取率、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纤维素酶对茎直黄芪进行酶解提取苦马豆素,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酶法提取苦马豆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材料与试剂 茎直黄芪(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提供);苦马豆素标准品(购自西安杨凌天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纯度为98.4%);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BSTFA)+三甲基氯硅烷(TMCS)(硅烷化试剂,百灵威公司产品);纤维素酶(工业级,140万活性单位);甲醇、氯仿、正丁醇、吡啶、D-甘露醇等均为分析纯。   1.1.2 仪器 气相色谱仪(VARIAN CP-3380);色谱柱为瓦里安毛细色谱柱CP-SIL5 CB(15M×0.25 mm×0.33 mm);KH72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RE-5203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1.2 方法   1.2.1 样品处理 将茎直黄芪自然条件下户外晾干,粉碎后过40~80目筛,备用。精密称取适量茎直黄芪干草粉于烧瓶中,加入一定量pH 4.5的酸水,添加一定量的纤维素酶,在50 ℃下进行酶解反应。反应后将提取液煮沸2 min,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甲醇溶解,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用碱性正丁醇溶解浸膏,过滤,回收正丁醇,并用吡啶溶解残留物作为供试样品,准确量取吡啶溶液上清液100 μL,分别加入10 μL D-甘露醇标准品溶液和100 μL BSTFA+TMCS(99∶1),室温条件下干燥器中衍生反应1 h。进行GC分析,记录色谱峰面积比较分析。每组试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   1.2.2 色谱条件 进样口温度为260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为260 ℃,柱子初始温度为150 ℃,程序升温5 ℃/min(8 min),再程序升温   30 ℃/min(2 min),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1 mL/min,定量方法为内标工作曲线法。   1.2.3 标准溶液的配置 准确称取D-甘露醇2 mg,溶于10 mL吡啶中,配成质量浓度为0.2 g/L的溶液。准确称取1 mg苦马豆素标准品,用吡啶配成质量浓度为0.1 g/L的标准溶液,并将其分别稀释为0.05 g/L、0.025 g/L、0.012 5 g/L、0.006 25 g/L、0.003 125 g/L和0.001 562 5 g/L的标准溶液。准确量取标准溶液10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