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及表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米材料及表征

浅谈纳米二氧化钛及表征 刘林 ( 攀枝花学院 四川 )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的结构、性质、表征及其测量方法。 【关键字】:纳米二氧化钛 结构 性质 表征 前言 二氧化钛(TiO2),俗称钛白粉,是仅次于合成氨和磷酸的世界无机化工产品汇总销售量第三的产品。在化工生产领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全球二氧化钛市场销售量已近400万吨,二氧化钛的消费60%用于涂料,16%用于塑料,14%用于造纸,3%用于印刷油墨,7%用于其它(如陶瓷、化妆品、医药等)。 纳米二氧化钛一般是指特征维度尺寸在纳米数量级的二氧化钛颗粒,它具有比表面积大、磁性强、光吸收性好、表面活性大、热导性好、分散性好等性能,因而备受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纳米二氧化钛在环保、建筑、医药、化妆品、多功能材料、抗菌剂等诸多方面均有重要用途。纳米二氧化钛由于对紫外光有着很好的屏蔽能力,可用于制造化妆品和包装材料,制作多种消毒、防臭和水果保鲜用品;由于其分散性好、不沉降可用于高档油墨[1、2]。 1 纳米TiO2 1.1 纳米TiO2的结构 纳米二氧化钛有三种晶体结构,即锐钛矿、金红石及板钛矿。它们组成结构的基本单位是TiO6八面体,锐钛矿机构由TiO6八面体通过共边组成,而金红石和板钛矿结构则由TiO6八面体共顶点且共边组成。金红石的结构式建立在由O的密堆上,尽管它的晶体结构不是一种密堆积方式。板钛矿的结构是由O密堆积而成的,Ti原子处于八面体的中心位,不同于金红石结构。板钛矿中的TiO6八面体对于理想的八面体也稍微有变形,这一点与金红石型的结构类似。其中金红石型和锐钛矿型TiO2均具有光催化活性,尤其以锐钛矿型光催化活性最佳。TiO2分子极性很强,强极性使TiO6表面吸附水分子使水分子极化而形成羟基。这种表面羟基的特殊结构使其表面改性成为可能,作为广义碱与改性剂结合从而完成表面改性[3]。 1.2 纳米TiO2的性质[4] (1)高稳定性 。超细二氧化钛熔点大于18000C,热分解温度大于20000C,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 (2)光催化性和无毒性。纳米二氧化钛利用自然光、常温、常压、即可催化分解细菌和污染物,且能长期有利于生态自然环境,其中用于分解肺水中有机物的报道最多。 (3)透明性和颜色效应。普通太白粉有一定的吸收紫外线能力,超细二氧化钛没有遮盖力,因而称为透“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钛的质点很小又很透明性,还能大量阻隔紫外线,从而产生颜色效应。 2 纳米二氧化钛的表征 2.1 TiO2红外光谱表征 红外用于对纳米二氧化钛的鉴定和结构分析。二氧化钛溶胶的红外光图谱如图2-1和图2-2所示,3400cm-1附近是OHˉ基团伸缩振动的吸收峰,与游离水(毛细孔水和表面吸附水)有关,从室温的3378.22cm-1位移到1000C热处理的3385.56cm-1,3000C热处理的3423.26cm-1(室温)、1650.22cm-1(3000C)是H—O—H链之间的弯曲振动的吸收峰,与化学吸附水有关,到了5000C以后峰消失,说明化学吸附水也失掉了。 图2-1 1000C、3000C退火样品的红外光谱图 图2-2 不同退火温度样品的红外光谱图 2920.50cm-1和2858.20cm-1(室温)是—CH2—形成的非对称伸缩和对称伸缩吸收双峰,1000C为2850.24cm-1,3000C则为2923.79cm-1;1458cm-1、1371.88cm-1(室温)和1451.84cm-1(1000C)是CH3和CH2的基团C—H链弯曲振动的吸收峰;1074.64cm-1和1076.79cm-1是C—C—O向外伸缩吸收峰;912.05cm-1是C—C—O的向内伸缩吸收峰;这些有机基团在5000C完全消失,只剩下TiO2的吸收峰。 700~400cm-1区域为Ti—O键的红外吸收区域。随着热处理温度提高,700~400cm-1间的宽峰峰形逐渐锐化,表明分体的粒径逐渐增大,由室温的523.91cm-1降到513.69cm-1,发生了位移,应为纳米粒子的小尺寸效应引起的。7000C时为519.14cm-1,从XRD分析此时为金红石结构,应为金红石相的特征吸收峰。3000C时于448.78cm-1处分裂出一小峰,5000C变为明显的双峰,为418.10cm-1和408.08cm-1处,408.08cm-1时此峰课断定纳米晶已向金红石相发生了转变[5]。7000C时此峰强度增大,可以此处的出峰情况作为考查向金红石相转变情况的手段。 2.2 TiO2紫外—可见光谱表征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薄膜样品的光吸收范围和吸收极限。图2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