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蒗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思考.docVIP

关于宁蒗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宁蒗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思考

关于宁蒗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思考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宁蒗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的优势与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 中药材 种植产业 优势与现状 问题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011-02   一、基本情况   宁蒗彝族自治县幅员面积6025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8.4%。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3000米。据2012年宁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县户籍人口26.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4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1万人。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3亿元,财政总收入为4.24亿元,财政支出为22.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700元。粮食总产量为8.2万吨,粮食单产为169.8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05.3公斤。全县拥有劳动力13.9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42620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7.6万人。   宁蒗县是个山区农业县,当前在农业生产上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江边河谷区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一年两熟;坝区以水稻、玉米种植为主,两季不足、一季有余;山区和二半山区种植洋芋、荞麦、玉米为主,大多一年一熟。目前,宁蒗县贫困人口还有18.14万人,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历史发展等诸多客观因素制约,传统产业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无法在短期内使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只有进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亩产值,提升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而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可以覆盖全县不同区域,而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是最快实现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   二、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的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于中药材栽培的区域广   宁蒗县属暖温带季风气侯,具有山地气候的特点:一是干湿季分明;二是四季不明,冬夏温差不大;三是立体气候明显 。日照为:全年太阳总辐射值为132.2千卡/平方厘米,日照为2297.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2%。年平均气温为12.7℃,≥10℃的积温为3755℃,≥15℃的积温为2461℃,最低气温为-10.3℃,最高气温为31.4℃。年降水量为910.5毫米,年蒸发量为1043.2毫米,年相对湿度雨季为74-83%,干季为50-67%,属典型的立体气候。是适宜中药材种植的区域??全县总土地面积903.75万亩,其中山区面积占98.4%,坝区及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2.4%。耕地面积50.9万亩,林地面积637.8万亩,荒山荒地191.35万亩,河流及水域12.5万亩,其它用地11.2万亩。土地详查可耕地面积为106.75万亩,人均拥有耕地1.5亩。适宜中药材种植规划面积100万亩。   2.劳动力资源充足   全县户籍人口26.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49万人,总劳动力13.89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42620人,仅十分之一的劳动力就可以满足发展中药材产业所需的人力资源。   3.种植历史悠久   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种植中药材,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农民根据自家的信息渠道,自发种植、自产自销中药材,种植品种有续断、云木香、滇重楼、云当归、附子、云茯苓、秦艽等20余种,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收益逐渐显现,农民群众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   4.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覆盖面广   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地质地貌,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植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宁蒗境内具有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有153种之多,其中红豆杉、虫草、滇重楼、续断、岩砣等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年销售中药材量达1000多吨(包括人工种植)。宁蒗县立体气候显著,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独特的地质地貌,囊括了寒、凉、温、热等气候因素,适应不同品种中药材的生长发育,可以在不同的海拔、不同区域种植不同品种的中药材,发展中药材产业可覆盖全县各乡镇,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亩产值,增加农民收入,是受益面最广的一项产业。   5.组织机构健全   有强大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广泛的种植基础。拥有各类科技人才5742人,科普示范乡镇10个,科普示范村33个,科普示范小组4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34个,科技示范户3198户;拥有种植业和养殖业协会31个,会员达5400人。建立了农技推广体系,县、乡、村三级培训体系,科协群团网络体系,县内有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职业高中、农函大,部分村有科普文化活动室;初中实行3+x教育,即:三年初中学习完毕,另加一年学习农业实用技术。有专职教师123人。均可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培训阵地和师资力量,并与云南省农科院高山植物研究所、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为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政策环境好   200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