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益处课件.pptVIP

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益处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益处课件

覆盖非典型病原菌 显著改善CAP症状及预后 四、附加损害:联合阿奇霉素的益处 CAP治疗应避免抗生素的附加损害 无危险因素时,不需要经验性覆盖厌氧菌和非发酵菌 莫西,加替 喹诺酮类 厌氧菌 G- :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肺炎链球菌 非典型: 军团菌 支原体 衣原体 典型: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菌 ?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 酮内酯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覆盖CAP 副损害 Benjamin J. Epstein and John G. Gums.Drugs 2005; 65 (14): 1949-1971 抗菌药物与附加损害的相关性 MRSA VRE 产ESBLs 菌株 MDR铜绿假单胞菌 MDR不动杆菌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吡肟)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三代头孢菌素 喹诺酮 阿奇霉素的附加损害很小 真菌的定植和感染 如何在选择预防感染的药物时 避免附加损害 如何在有效的经验治疗同时 避免附加损害 如何在选择目标治疗的药物时 避免附加损害 更多地尝试疗效确切且低附加损害的药物是必然途径 新的优化抗感染治疗策略 CAP的治疗中 虽然新抗生素拥有一席之地, 但青霉素和大环内酯仍是一线用药! BMJ 332( 6):1077-1079 MAY 2006 Benjamin J. Epstein and John G. Gums. Drugs 2005; 65 (14): 1949-1971 我们不应再忽视抗菌素对未来抗微生物治疗的影响了。否则,我们可能会 “赢得一场战役却失掉整个战争” 。 抗生素治疗中的社会责任 治愈个体感染 针对本次病原体 最大限度减少耐药发生 保护现有抗生素敏感性 合理应用: 使用恰当药物 减少广谱抗生素使用 按照PK/PD合理使用 五、对铜绿假单胞菌:联合阿奇霉素的益处 生物被膜 ?产生耐药:群体行为 ?生物被膜病 不断释放出游离菌? 慢性持续性感染 机体产生抗体?Ag-Ab反应 ?免疫损害 生物材料相关感染: 气管导管内外壁生物被膜的 感染率可高达90% ? 不断脱落吸入到肺内? 难治性感染 与生物被膜相关的疾病 慢性中耳炎、鼻窦炎 细菌性心内膜炎 囊性纤维化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军团菌病 医院获得性感染 人工植入物感染 生物膜菌感染临床特点 感染症状反复出现 常规抗菌药物治疗仅能清除悬浮生长的细菌,遗留固着细菌在生物被膜内传播并持续释放 生物被膜感染很难被宿主免疫系统所清除 生物被膜中的细菌产生抗原并刺激抗体产生但对机体免疫却产生抵抗 产生的免疫应答可引起周围组织损伤 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体外) 铜绿假单胞菌在 Teflon 表面的生物膜形成 (对照) + 阿奇霉素 1天后 + 阿奇霉素 5天后 + 阿奇霉素 3天后 联合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益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科 应可净 联合用药的主要优点是 —— ① 对混合感染或不能作细菌学诊断的病例,联合 用药可扩大抗菌范围; ② 发挥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提高疗效; ③ 延迟或减少耐药菌的出现; ④ 联合用药可减少个别药剂量,从而减少毒副反应。 一、抗生素联合治疗的益处 快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能否联合应用? 繁殖期杀菌剂+快效抑菌剂出现拮抗临床证据仅早年有报道: 治疗链球菌脑膜炎 单用大剂量青霉素病死率为30.2% 青霉素+金霉素联合病死率为71.4% 动物试验表明各种联合所产生的作用可因不同菌种和菌株而异。 目前无临床研究表明两者拮抗,相反有较多临床试验和循证医学依据表明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对改善CAP预后有益。 混合感染中的 “各自” 理论。 如果感染菌对两类药均敏感,细菌很快被抑制,感染就得到了控制,不会降低整体疗效,这样的弊端只是浪费了快效杀菌剂这种药源。 如果抑菌剂不足以抑制细菌,未被抑制的细菌继续繁殖,这时快效杀菌剂将是十分及时的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