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星头啄木鸟繁殖生态研究.docVIP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星头啄木鸟繁殖生态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星头啄木鸟繁殖生态研究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星头啄木鸟繁殖生态研究   摘要 2010—2012年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星头啄木鸟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护区星头啄木鸟主要分布在海拔1 400~2 400 m的阔叶林、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带;繁殖前3月的种群密度为0.115只/km,繁殖后的8月种群密度为0.189只/km;繁殖期为4—7月,最早产卵期为4月9日,窝卵数为3~5枚,孵化期为12~13 d,平均孵化率为82%,繁殖成功率89%。巢内育雏期11~12 d;星头啄木鸟的食物主要以昆虫为主,占总食物量的90.3%,对森林生长和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星头啄木鸟;繁殖生态;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S8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257-02   星头啄木鸟(Dendrocopos canicapillus)是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常见留鸟,是山西省重点保护鸟类。该鸟对消灭林业害虫有着重要意义,为保护和利用鸟类资源,保护生态环境,2010—2012年研究了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星头啄木鸟繁殖生态,以保护星头啄木鸟的生态环境,促进星头啄木鸟的繁殖[1]。   1 研究区自然概况[2]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在山西省五寨、宁武、岢岚的交界处,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上,为汾河的源头地区。保护区总面积21 453 hm2。区内最高、最低海拔分别为2 787、1 346 m。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云杉(Picea spp)、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辽东栎(Qercus liaotungensis)等构成高层乔木群落。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黄刺玫(Rosa xanthin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忍冬(Lonucers chrysantha)等构成了中层灌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年降水量、无霜期分别为4~7 ℃、500~600 mm、90~120 d,主要种植豌豆(Pisum sativum)、莜麦(Avena nuda)、土豆(Solanum tuberosum)等[2]。   2 调查研究方法[2]   在借鉴近10多年来观察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境,结合星头啄木鸟的分布规律、栖息生境,选定海拔1 300~1 500 m的农耕和村庄带,海拔1 400~1 500 m的荒坡灌草带,海拔1 400~1 600 m的细腰低山杨树林带,海拔1 600~1 800 m的吴家沟油松林带,海拔1 800~2 100 m的梅洞油松、辽东栎、山杨混交林带和海拔2 100~2 500 m的冰口洼云杉、落叶松林带。样线长2 000 m、宽100 m。在每年3、8月,每2人为1组调查一条样线,采用常规路线数量统计法,调查速度为2 km/h,左右视距各50 m,通常在8:00—10:00进行调查,主要记录鸟的数量,计算月平均值。以种群遇见率(只/km)作为指标,反映其繁殖前后各生境类型内的种群密度。繁殖季节调查繁殖巢、繁殖习性,同时采集若干幼鸟、成鸟标本分析其食性。共计调查3年,期间调查人员、路线、方法基本相同[2]。   3 结果与分析[3]   3.1 星头啄木鸟的生境与分布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星头啄木鸟主要活动在海拔1 400~1 600 m的细腰低山杨树林带,海拔1 600~1 800 m的吴家沟油松林带和海拔2 100~2 500 m的冰口洼云杉、落叶松林带。多穿梭于林间树杆,取食各种害虫,常单独活动,求偶配对期2~3只一起在同一树杆或相邻树杆觅食、活动。走进林间常听到星头啄木鸟取食时用喙敲击树干的“笃笃笃笃”声音。鸣声似gui-gui-gui,不过星头啄木鸟不常鸣叫。星头啄木鸟偶见于村庄、耕地,在荒坡灌草带基本没有。   3.2 星头啄木鸟种群数量密度   由表1可知,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的生境中,油松针叶林带中星头啄木鸟的种群密度最高,繁殖前3月为0.200只/km,繁殖后8月为0.356只/km;在农耕和村庄带星头啄木鸟的种群密度最低,繁殖前3月为0.036只/km,繁殖后8月为0.053只/km。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星头啄木鸟繁殖前的3月、繁殖后的8月种群平均密度分别为0.115、0.189只/km,繁殖后比繁殖前增加0.074只/ km。   3.3 繁殖   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每年的4—7月为星头啄木鸟繁殖期,一般4月初见有成对活动的个体,接着求偶、配对、占巢区、营巢开始了繁忙的繁殖活动。   3.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