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上联合—2013”——中俄海上联合军演参演武器中新面孔
“海上联合—2013”——中俄海上联合军演参演武器中新面孔
前言
2013年7月5~12日,中国和俄罗斯海军在日本海彼得大帝湾举行“海上联合-2013”中俄海上联合军演。在此次演习中,中俄双方派出各型水面舰艇18艘、潜艇1艘、固定翼飞机3架、舰载直升机5架和特战分队2支。中国海军派出了导弹驱逐舰“沈阳”舰、“石家庄”舰、“兰州”舰、“武汉”舰,导弹护卫舰“盐城”舰、“烟台”舰,综合补给舰“洪泽湖”舰,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海军一次性向国外派出舰艇兵力最多的联合演习,成为此次军演最大的亮点。
在此次联合演习中,俄海军太平洋舰队派出了“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瓦良格”号,“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维诺格拉多夫海军上将”号和“快速”号3艘导弹驱逐舰及877M型潜艇等11艘舰艇参与军演。作为东道主,俄太平洋舰队派出了较中国更多的兵力参与海上演习,但大多都是“80后”舰艇。本专题将介绍此次军演中首次参演的俄方舰艇和作战
飞机,探讨其前世今生及未来发展。本刊在2012年第6期刊登过参与此次军演的“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瓦良格”号和“无畏”级导弹驱逐舰,结合本专题,期望读者对俄海军太平洋舰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海上超级杀手”——“毒蜘蛛”Ⅲ级大型导弹艇
在今年7月份举行的“海上联合-2013”中俄海上联合军演中,俄罗斯海军派出了2艘“毒蜘蛛”Ⅲ级大型导弹艇(俄罗斯称其为12411M型大型导弹艇)。在演习中,“毒蜘蛛”Ⅲ级导弹艇940号艇和955号艇扮演“海盗快艇”,参与联合护航演习科目。
“海上超级杀手”的诞生
导弹艇是伴随反舰导弹的出现而诞生的一种以反舰导弹为主要攻击武器的小型舰艇。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SS-N-2“冥河”导弹的逐渐成熟,苏联海军在183型远洋鱼雷快艇基础上发展了“蚊子”级导弹快艇。在随后的30多年里,苏联先后发展了“黄蜂”级、“毒蜘蛛”级等导弹快艇,成为战后发展导弹快艇型号最多的国家。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让赫鲁晓夫认识到建设远洋海军的重要性,第二年,红海军的预算占苏联国防预算总比例由最初的不足10%激增到20%。1964年,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其更加重视苏联远洋海军的发展,在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平衡海军”思想的指导下,一艘艘携带各型反舰导弹的远洋军舰开始加入苏联红海军。在当时大举进军远洋的年代,苏联海军希望新型舰艇尽可能具备一定的远洋作战能力。当时,苏联红海军装备的导弹快艇主要是“黄蜂”级导弹艇,这种满载排水量为235吨的导弹艇,基本上不具备远洋活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海军开始酝酿研制一款排水量更大、具备一定远洋作战能力的大型导弹艇。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装备的苏制武器的糟糕表现也证明了苏联导弹艇大型化的正确性。在战争中,埃及海军装备的“蚊子”级和“黄蜂”级导弹艇吨位小,未安装有效的自卫武器,以色列海军使用干扰技术和战术成功地诱使SS-N-2“冥河”导弹偏离目标,在以色列的海空联合打击下,埃及导弹艇损失惨重。导弹艇大型化不但可以提高导弹艇的续航力,还可以搭载更多的武器,提高防御能力。1973年,苏联海军正式下达研制新型导弹艇的任务书。任务书要求新型导弹艇在适航性、攻击能力、防御能力等方面都要比205型导弹艇有全面的提高。研制工作由金刚石机械设计局负责,新型导弹艇计划装备AK-176M型76毫米舰炮、AK-630M型30毫米速射炮和SS-N-22“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由于“日炙”音速反舰导弹技术跨度过大,研制进度被一直拖延,首艇直到1977年才开工建造,而且艇上所搭载的反舰导弹也改为SS-N-2D导弹。北约将装备SS-N-2D反舰导弹的导弹艇命名为“毒蜘蛛”I级导弹艇。
1980年,服役时间一推再推的“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终于投入使用,采用“日炙”的“毒蜘蛛”Ⅲ级导弹艇(北约将装备“卡什坦”弹炮结合防空系统的“毒蜘蛛”系列导弹艇命名为“毒蜘蛛”Ⅱ级导弹艇)也能按照原设计恢复生产。“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在设计之初,其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小,这是因为负责研制该导弹的彩虹设计局起初对其技术难度估计不足,后来在正式研制过程中不得不一再放大尺寸。由于导弹体积和重量的变化,设计局对导弹艇的设计进行了改动。导弹艇的尺寸、上层建筑的布置、桅杆类型、动力系统都有了变化。
总体布局与武器系统
经过多年对水翼艇、气垫船的实践,苏联认为,单体类似深V型是一种兼具快速性和适航性、维护简单的船型,是导弹艇的理想艇型。因此,金刚石机械设计局在研制“毒蜘蛛”级导弹艇时选择了深V型船型。与“毒蜘蛛”Ⅰ/Ⅱ级相比较,“毒蜘蛛”Ⅲ级长度保持不变,但最大宽度从11米增加到13米,满载排水量增大到540吨;舰桥进行了整体前移,取消了前甲板室并延长了后甲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