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古典诗词英译中意境“克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古典诗词英译中意境“克隆”

简析古典诗词英译中意境“克隆”   摘 要:意境是诗词之眼,是诗词精髓所在、神韵所属,有着独有的特征。意境有四个特征,即寄生性、模糊性、延展性、不可计量性。转译法是翻译中常用的一种变通手段,是突破原文词、句格局,化阻滞通行文的重要方法,对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的意境“克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诗词意境;特征;转译法;克隆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184-02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1]。中国古典诗词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闪耀的明珠,夺目之处皆因其所创造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可见,古典诗词的意境已成为其灵之所思,魂之所往,深在无穷,美在宽泛。   一、古典诗词的意境特征   意境属美学范畴,究其本质,意境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寄生性   意境本身是抽象的,游离于诗词形式之外,但其呈现需要载体。从文本的角度看,诗词是以语言符号为媒介的想象艺术。任何意境皆非凭空捏造,而是寄生于意象之上。刘熙载言:“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2]可见,意境由许多客观存在的物象营造而成,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为读者呈现出视觉、听觉、知觉的华筵,意象的缺失必然致使意境无安身之地。   (二)模糊性   作为一种感性艺术,诗词所营造的意境常常萦绕着一种仿若雾里看花的模糊感。而正是这种模糊激发了阅读主体觅隐索微的好奇,使其更缠绵于诗歌的丰腴意象、唯美情感、雄壮之志。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称“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雾变幻,难于名状;及登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3]该描述即是对意境这种模糊性最好的诠释。   (三)延展性   诗词描绘着世间千变万化之状、千姿万象之态,为乐于寻根究底的阅读主体呈现无穷的艺术魅力,犹如溪流迂回不尽,意境具有延展性,开拓并丰富了鉴赏主??精神世界独特的美感享受。仅以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为例,诗人想要营造何种意境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由线到面意境无限的延展导致这两句诗可能有多解:有对朋友的怀念、担忧,又或许是诗人内心的孤寂如流水蔓延天际,亦或诗人才华横溢、抱负远大,向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诗词意境的延展性造就多元情感,虽为读者留下大片思维空白,却丰富了人们的想象与心境。这种延展性犹如水晶一般,每一束光照射所至,都闪烁着一种别样风采,以营造出“文章不厌百回读”的深厚韵味。   (四)不可计量性   无限的参数和变数影响着诗词创作客体、创作主体及其创作心境,从而任何思维敏捷、思路清晰的文人对诗词意境做定量分析都如同蜀道难,这便是意境的不可计量性。意境的艺术容量究竟有多大?意蕴到底有多深厚?莫说读者,恐怕作者本身也无法言明道清。例如,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这种“瘦”无法被量化,而读者却能从中意会到其神韵风格。   二、意境表现手法极其转译“克隆”   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较之西诗的直率,中国古典诗词更重含蓄隽永。鉴于两者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不同,如何使中国古典诗词英译达到理想的效果,带给西方读者同等美好空灵的感受,译者对意境的把握极为关键。   (一)主客互化   意境是情景交融而成的一种美好艺术境界,以意蕴、情趣吸引并感染读者。意是情,境是景,意境是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生活、景物)相熔铸的产物。见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英译文。   A full moon is my heart,   Which wanes from night to night. [4]   该句主语本是一位对月思君的妇人,但译者在英译中并未将主体呈现,而将该妇人思念的情绪具体化,转译为思念的心,将原文比喻的主体和客体互换,以客体满月为主语,不仅和下句“夜夜减清辉”的主语统一,并且借助中西方共同理解的意象月亮明志,烘托思念之意,成功刻画了诗歌意蕴。可见,英译中主客互化是可以借鉴的一种手法。   (二)动静互衬   古典诗词中动静结合的手法,即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结合,使文章更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以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句写皎洁的月光从松树的缝隙里洒落到林间,非常寂静;后句写清澈的泉水从山石上流过,声音清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兼具,月光下才能看到流动的泉水,流水的声音更反衬出山之幽静,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营造出山中清幽寂静的意境。该句英译如下。   Among pine-trees bright moonb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