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士其科普作品特色研究
高士其科普作品特色研究
摘 要 高士其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科普创作,至1988年他离开人世,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为我国科普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科普作品,以科学小品为主要传播形式;把科学性、通俗性、知识性、趣味性、故事性、文学性融合到一起,同时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高士其;科普作品;特色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4-0015-03
1高士其科普作品的概述
高士其,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1905年11月1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25年,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进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第二年,转入芝加哥大学化学系。1927年入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1928年,高士其在实验时不慎受甲型脑炎病毒感染,留下严重后遗症,但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医学博士课程,并加入美国化学学会和美国公共卫生学会。高士其于1930年秋学成归国,但由于身体残疾他已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从事科学研究了。回国之初他曾在南京中央医院任职,因为看透官场腐败,穷人没钱治病富人四处横行的社会现状让他愤然离职,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方式。高士其在苦苦求索救围救民之路时,意外发现“科学小品”这一清新文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好友李公朴、艾思奇等人的的支持下开始科普创作。
高士其自1935年写了第一篇科学小品《细菌的衣食住行》,发表在《读书生活》半月刊上,至1937年8月离开上海止,这段时间,是他科学小品创作上的最旺盛的时期。他用有点僵硬、发抖的手,写下了近百篇科学小品。《细菌与人》、《我们的抗敌英雄》、《细菌大菜馆》、《抗战与防疫》等科学小品集相继出版。尤其是他的代表作《菌儿自传》自1936年起在《中学生》杂志上连载,每期一章,至1937年8月写完最后一章,1941年由开明书店出版,《菌儿自传》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写作视角和诙谐的写作语言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高士其这一阶段科普作品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传播微生物学、医学、化学等相方面??知识。同时,基于当时残酷的社会现状,高士其这一阶段的作品思想性极强,旗帜鲜明的要求政府抵制帝国主义侵略。
抗日战争爆发后,高士其病情进一步恶化,但他仍然坚持写作。为了支持抗日他还拖着虚弱的身体北上延安。在那里,他的思想发生巨大改变,对马列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在共产党的报纸上发表了很多文章,还创作了《我在延安》、《鲁迅逝世三周年》、 《不能走路人的呐喊》等诗文。1939年4月,高士其在中国共产党离开延安赴香港医病。此后十年,是高士其四处辗转,颠沛流离,饱尝战乱之苦。但是他始终没有停下他热爱的科普创作事业。不仅在香港一些著名杂志、报纸上发表了文章,还出版了《菌儿自传》和《科学先生小魔王》两本科学小品集。太平洋战争后,高士其被送到桂林养病,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相当比较安逸的日子,高士其在这段时间抓紧机会科普创作,写了下《显微镜下的敌人》的序言,还有《奇妙的数》、《科学八卦》、《科学字母》等科学小品文。
抗战胜利后,高士其开始从事“科学诗”的写作,如《电子》、《我的原子也爆炸》、《新科学与新民主》、《天的进行曲》等诗歌就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高士其的创作力再次达到高峰。从1949年到1966年文革爆发这段时间里面,他共创作了七十五万字的科学小品和科普论文,创作了两千多行科学诗。先后出版了《我的土壤妈妈》、《细菌世界探险记》、《太阳的工作》、《时间伯伯》、《科学诗》等20余本科学小品集。这一时期高士其的作品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的结合起来,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歌颂了社会主义。
文革期间,高士其受到了迫害,虽然在周恩来总理的保护下没有受到身体上的伤害,可是生活条件的恶劣加重了他的病情。但是,他不仅没事失望、绝望,还屡次写信给全国人大、国务院,希望国家能够重视科技知识的传播。文革结束后,高士其领导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同时建立了中国科普研究所。自己坚持科普创作的同时,扶持了一大批年轻的科普作家。
高士其在建国以后的作品,读者对象多为少年儿童,他在作品中用充满童趣的语言给孩子讲故事,被孩子们亲切的称为“高士其爷爷”,他的作品被奉为“科普童话”,这些“科普童话”影响了中国的一代人。
2高士其科普作品的特点
著名作家,高士其的好友冰心先生在给《高士其全集》作的序言中写道“高士其的儿童文学著作,不论是文还是诗,都是科学、文艺和政论的结晶”。艾思奇曾经评价到,高士其的作品具有鲁迅杂文的风格,既是通俗的科普知识读物,又是革命的战斗缴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各路列强入侵,国家岌岌可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