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3大疱性皮肤病
皮肤性病学Dermatology and Venerology 大疱性皮肤病分类 大疱性皮肤病 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 天疱疮 (pemphigus) 定义 天疱疮是一组累及皮肤粘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大疱病,共同特征是疱壁薄、松弛易破的大疱,组织病理为棘层松解所致的表皮内水疱,免疫病理显示角质形成细胞间IgG、IgA、IgM或C3网状沉积,血清中存在针对桥粒成分的天疱疮抗体。 流 行 病 学 男女患病情况相等 平均发病年龄:50—60岁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机 制 自身抗体特异性沉积在表皮棘细胞间: —大量免疫球蛋白沉积产生的直接作用 —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 —补体的激活 —破坏细胞-细胞间结合蛋白质 临 床 表 现 分型 --经典分型:寻常型、落叶性、红斑型、增殖型 --最新分型: 寻常型天疱疮 --增殖型天疱疮:局限型 --药物诱导型 落叶型天疱疮 --红斑型天疱疮:局限型 --药物诱导型 副肿瘤性天疱疮 IgA天疱疮 疱疹样天疱疮 寻常型天疱疮 1、最常见 2、多累及中年人 3、好发部位:口腔、胸、背、头颈部,严重者可泛发全身;约60%患者初发损害在口腔粘膜。 4、皮损特点:基本表现为水疱和糜烂 典型皮损:外观正常皮肤上发生的水疱或大疱;疱壁薄、松弛、易破溃结痂,尼氏征阳性;愈后不留疤痕。 5、症状:瘙痒、灼痛。 寻常型天疱疮 6、病程:迁延反复,长期不愈。 7、全身表现:发热、组织液丢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消耗。 8、预后在天疱疮中最差 9、死亡原因:A、机体消耗性衰竭;B、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后引起的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增殖型天疱疮 寻常型天疱疮的局限型。 年龄相对较轻。 好发部位:脂溢部位,头面部、腋下、脐窝、腹股沟、外阴。 皮损特点:水疱→糜烂面→乳头状肉芽增生。皮损边缘新发水疱。 易继发细菌、念珠菌感染,常有臭味。 预后相对较好。 落叶型天疱疮 多见于中老年人 好发部位:头面及胸背上部,口腔粘膜受累少见。 皮损特点:疱壁极薄易破溃;红斑糜烂上形成黄褐色、油腻性、疏松的鳞屑和薄痂;如落叶状。 痂下分泌物被细菌分解可产生臭味。 红斑型天疱疮 落叶型天疱疮的亚型。 部位:头面、双颊、耳、上胸部、腋窝。 皮损特点:红斑上油腻性鳞屑、结痂。早期皮损类似SLE的蝶形红斑。日晒加重 发展缓慢 特殊类型天疱疮: IgA天疱疮 疱疹样天疱疮 药物诱导性天疱疮 副肿瘤性天疱疮 副肿瘤性天疱疮 1、是一种伴发于肿瘤的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常见淋巴系统的肿瘤。 2、可发于任何年龄 3、表现为多形性皮损:躯干、四肢及掌跖分布的红斑、水疱、血疱、糜烂等 4、粘膜多受累,以顽固性口腔粘膜及唇红缘糜烂、溃疡为突出表现 5、病情重 6、对糖皮质激素反应性较差。 疱疹样天疱疮 1、多发生于老年人 2、部位:躯干及四肢近端 3、皮损特点:环形或多环形红斑,边缘略隆起;表面分布紧张性水疱,尼氏征阴性 3.瘙痒剧烈 4.病程缓慢,反复发作,预后较好,少数可转变成寻常型或落叶型天疱疮 IgA天疱疮 1、常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多见 2、皮损主要为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的水疱、大疱或脓疱,尼氏征阴性,少数阳性 3、多发生于皮肤皱褶部位,少数出现口腔粘膜损害 4、自觉瘙痒剧烈 5、棘细胞间IgA沉积 6、外周血IgA型抗表皮棘细胞间物质 药物诱导性天疱疮 用药数月后发生 诱发药物:D-青霉胺、卡托普利、吡罗昔康和利福平等含有硫氢基团的药物 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 天疱疮的基本病理变化:棘层松解、表皮内裂隙和水疱,疱腔内有棘层松解细胞,该细胞较正常棘细胞大,圆形,胞质呈均匀嗜碱性,核大而深染,核周有浅蓝色晕。 不同类型天疱疮发生棘层松解的部位不同。 寻常型和增殖型天疱疮的病变位于基底层上方。 落叶型和红斑型天疱疮的病变位于棘层上部或颗粒层。 直接免疫荧光显示IgG、IgA、IgM或C3在角质形成细胞间隙内呈网状沉积。 间接免疫荧光显示80%~90%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天疱疮抗体。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可以诊断。 诊 断 1.皮肤上发生松弛性水疱、大疱,壁薄易破,形成糜烂、结痂常伴有粘膜损害,尼氏征阳性 2.疱液或疱底涂片可查到棘层松解细胞 3.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表皮内水疱和棘层松解 4.免疫病理示棘细胞间有IgG、C3呈网状沉积 5.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血清中有高滴度天疱疮抗体。 鉴 别 诊 断 1.大疱性类天疱疮 2.线状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道保洁服务文明作业保障措施.docx VIP
- 滨水景观案例.ppt VIP
- 严重多发伤处理的欧洲共识(2025)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景观规划设计(第3版)课件:滨水景观文化设计.pptx VIP
- 景观规划设计(第3版)课件:滨水景观元素设计.pptx VIP
- 《遥感原理与应用》全套教学课件(共8章完整版).pptx
- 摩擦学基础知识-磨损.ppt VIP
-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树人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市树人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docx VIP
- 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是国家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性蓝图。以下关于十五.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