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模型及应用.docVIP

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模型及应用.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模型及应用

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模型及应用   摘 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在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随之新的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以解释这一新现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贸易也便显出了同样现象,尤其是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增长迅速,这与中国的要素禀素有关,宏观地从产业链条来看,中国位于底层,竞争力与稳定性较弱,需要向产业链的上端转移以提升竞争力。   关键词:垂直差异产品 产业链 产业内贸易   一、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可能的创新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三分之二的国际贸易发生在要素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像传统贸易理论所说的发生在存在较大要素禀赋差异的经济体之间,需要新的理论进行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正是在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下催生了国际贸易的新的理论,尤其是产业内贸易理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增长,并且这种增长是建立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并且从结构上看具有较为明显的垂直型特征,产业内贸易的垂直决定了贸易的收益的不平衡性。我国以生产质量较低或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为主,这种低附加值是由于研发能力弱或者不注意通过研发来进行产品升级造成的,从而决定处于产业链较低层次,不利于中国的国际竞争。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手法进行研究,最后进行规范分析。首先对已有的关于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理论进行综述,然后结合有关产业链的相关实际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   本文就是要对这种现象进行说明,把垂直差异产品和产业链竞争(郎咸平)相结合,以更宏观的视角看待贸易,跳出贸易来考察贸易。此处的结合只是尝试,对于胡适先生提出来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只是做到了“大胆假设”。由于目前知识积累和阅读文献的有限性,尚没能做到“小心求证”,但求能自圆其说,不至谬之千里。   二、文献综述   与Falvey等人的研究有所不同,Shaked和Sutton(1984)对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中对市场结构和质量差异的产生条件进行了修改:首先市场是寡头垄断市场假设,更加接近某些产品的现实经济情形;其次,??品质量差异是由于生产前所投入的研发费用的差异,产品质量与研发投入正相关。其实要说这种投入使固定资本支出有所增加异于劳动和资本投入,我认为倒不如把前期科研投入看成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投入,因为其根本来源还是资金的投入。模型的完整假设是:某产品有垂直差异性的许多品种;厂商开发一个质量较高的品种,需要在生产前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并视为生产产品的固定成本;消费者是好相同,因而对产品质量有相同的排序,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消费的产品质量相对应;市场是两家厂商的关头垄断市场。现在假定两个国家,封闭条件下,都分别有两个厂商生产不同质量的同种商品。在允许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双方生产相同质量产品的厂商面临竞争,只要一方退出市场,另一方就会因为规模经济而降低平均成本。当每个国家都有一个厂商生存下来时,产业内贸易就发挥发生,并且消费者会因为价格降低而受益;但如果同一个国家的厂商都退出市场,则不会发生产业内贸易。不过究竟谁会退出市场是不确定,即最后的商品怎样流动使不确定的。   三、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链竞争   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人口众多所决定的劳动力相对便宜的优势,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也决定了中国不能以初级产品作为贸易的主要产品,国际贸易中以制成品为主。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转移与承接,国际贸易的垂直型产品贸易逐渐占据主要部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呈现出明显的垂直性特征。1993年以来,我国总体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初级产品的垂直贸易指数有所降低,工业制成品的垂直贸易指数有所上升较快,处于较高水平。根据SITC(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前我国垂直型产业年内贸易占到了整个产业内贸易的80%以上。从贸易结构的特点来看,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生产环节,而这些加工贸易大部分由外商投资企业操作,下面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总贸易量的比重:   我国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主要动因: 1.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主要从事加工贸易的组装和加工业务,只要这种加工没有改变产品的分类就属于产业内贸易。这种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2.贸易一些初级产品用以弥补资源缺口。3.与主要以发达国家的贸易伙伴相比,我国技术水平低和占有的知识产权绝对处于劣势。4.由于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中间产品(零部件、半成品等) 进入国际商品流通领域,中间产品的相互进口和出口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从这些因素可以看出,我国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资源型产品为主,自主研发、资本密集或知识密集型产品较少,决定我国在国际贸易的获益中相对受损。因而相应的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指数,20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