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京剧旦角头部化妆
试析京剧旦角头部化妆
【摘 要】对于戏曲艺术而言,化妆并非简单的技术性工作,而是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灯光、服装、布景等都有重要关联。特别是随着灯光技术的进步,戏曲表演艺术的现实主义精神逐步得以彰显,给戏曲化妆艺术带来了新的挑战。是保留传统亘古不变,还是紧跟潮流而动?个人认为,戏曲艺术只有保留它的民族性,方可显示其世界性,我们应继承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在此基础上才能创新发展。
【关键词】京剧;旦角;头部化妆
京剧旦角主要包括青衣、花旦、马刀旦、武旦等,演出前通常都要根据剧中所扮人物特点进行面部和头部的化妆与装饰。本文主要对旦角的头部化妆进行简要分析。
一、京剧旦角的贴片子艺术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句诗道出了我国古代妇女的审美理想。京剧旦角化妆的粉面、红唇、娥眉、凤眼、云鬓也将这种传统梳妆方法运用到了极致。而京剧旦角俗称贴片子的技巧使用京剧化妆得以完善。其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1、二柳。这是传统贴片子的重要方法。再加上齐眉穗把二柳贴成月亮门型,通常使用范围是古代仙女一类。演员的胖瘦决定了两个大柳贴的前后位置,大柳的长短要根据脸型把不需要的部分盖住,齐眉穗留得不能太短,选中两眉的中间部位,脑门狭窄的要往上贴,露出脑门;脑门大的要往下贴,以便遮盖,主要是为了帮助演员弥补缺陷。
2、小弯、大柳。这是普通青衣、花旦角色的常用贴法。旧时用纸胎涂生漆制成,十分粗糙,后改为人发。用刨花水梳理后贴在演员脸上,青衣要贴水折,挡住耳朵,左右手各刮一个比较吃功夫。小弯又分七个、五个两种,现多为七个小弯的一种,其贴法为中间一个,另外六个分别以拱型贴在两边。七个小弯的作用很大,其排列高低、疏密甚至能够决定演员的美丑,虽然有脸长可贴短,脸短可贴长的规律,更有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特殊效果。其应该是经验和规律,程式与感觉的天成。通常传统戏旦角的小弯和大柳的贴法以鸭蛋形为标准,具体应根据演员、人物、行当标准准确进行把握。
3、歪桃。歪挑片子主要是将人物的内心情感通过技术手段加以外化。而戏曲化妆的贴片子也服务于人物的性格特征,通常适用于泼辣的旦角,如《巴落河》中的九奶奶,以表示人物的豪爽、放浪的性格。其由三个小弯和两个大柳组成,在脑门左边贴三个,右边用一个小片子弯成歪桃型,然后播花或戴齐眉穗。还有一种是禁婆,也大都贴歪桃片子,梳搭拉苏头。
总之,戏曲贴片子艺术是与粉面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从而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加之其形如流云的样式,自然产生与脸部工整对比美的功效,形成了我国戏曲独特的内在韵律。
二、京剧旦角的程式规范
有人说,京剧扮相和头面已经走到了形式美的尽头,无法再发展下去了,否则会对人物创造产生不良影响。实际上,近年来确有泛形式美的趋势,然而,京剧扮相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其应该是烘云托月式的手段,要利于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符合人物身份的穿戴规则,从而达到塑造戏曲人物的目的。
1、旦角的程式规范
传统戏大都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以及市井庶民的生活情况。根据历史规律和服装头饰特点,产生了京剧旦角扮相的程式。如青衣,在京剧中大都是正旦,扮相讲究端庄大方,眉眼勾画要清秀,通常以鸭蛋形为标准。整体效果要雍容华贵,基本以戴点翠和银丁头面为主,根据人物、情节的变化决定头饰的变化,以戴红绒花、凤头桃为表示结婚、喜庆;以左戴茨菇叶为守寡、丧夫;右边留甩发为表示流浪、发配、疯癫的精神状态,还有个别青衣戏挽缕子。
青衣戏在大头梳理上,首先根据演员的条件来决定。大头梳的高、低、薄、厚、长、短的参照系数要根据演员头型、身量比例决定。梳出的头不撅不翘,和演员的头相符贴,有整体的感觉,当然大簪别的位置要准确,梳理后的鉴赏标准要如同演员头发做的一样。接下来是戴头面,要根据剧中人物的年龄、身份;悲、喜剧;行当作为标准。如悲剧人物,有的戏戴点翠头面,但绝非满天飞翠,要让观众看出头饰的布局和造型。通常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泼的少女或大家闺秀,因此颜色上要鲜艳夺目、光彩照人,大都梳抓髻大头,带辫子,抓髻的长短要根据演员的身高决定,以适度利于表演为准则。头要梳得比青衣小些,头上抓髻还要打网子花,表示出她们未出阁的少女身份。少女头面的选择多以双光水钻为主,满头亮光闪闪,加上小凤桃子的点缀,十分明快亮丽。有些花旦戏还戴一个耳挖子,形成一个“半边翘”,即半头草花,半头头面,也能产生一种“非工整的协调”,而后被人们沿袭下来形成一种程式。
武旦、刀马旦在剧中多扮演行侠仗义的英雄,表现形式也大多以武打为主,因此装饰、戴头面上以少而轻为基本原则。大头要求小而紧衬,做任何高难度技巧时也不至掭头。其要领是勒头要勒的位置准确,尺寸、筋劲掌握适度,研究演员的头型和技巧难度,考虑勒头的高低、松紧。网子的大小要合适,底口要紧,确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