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地名校招生暗战折射招生制度急需改革现状
??2011年07月08日02:12??新京报
2011年6月28日,广州市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咨询会在琶洲会展国际中心举行。倪黎祥 摄
2011年6月7日,四川凉山美姑县高考首日。资料图片
2011年6月8日,安徽淮北市第十二中考点,考完最后一门后,考生们走出高考教室。张红心 摄
在今年的高考招生过程中,复旦大学怀疑被挖墙脚,并与上海交大陷入口水战,引发了社会对高校争夺生源的高度关注。
为争取到优质生源,各高校使出各种方法。拿到名次寻找考生,群发信息联络,与家长沟通……甚至会有“挖墙脚”出现。在有些地方,学校乃至地方政府也参与其中。招生数日,相当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唯分数论”和社会人才观、教育观的问题,在生源争夺战中又一次被提出。教育专家指出,争夺生源的背后,折射的是高招制度急需改革的现状。
□本报记者 孔璞 朱柳笛 北京报道
“夷陵中学的小常(化名)‘反水’了!”
7月1日早晨,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老师冯玮一起床就听到了这一消息。
“谁策反的?”冯玮一下子跳了起来。
“北大或清华,暂时还不确定。”前来通报消息的老师一脸凝重:“下一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换人!”冯玮立刻打开电脑开始查考生资料,他“甚至没有时间生气”。
在冯玮看来,高考生源争夺中的斗智斗勇不输于谍战大片,招生人员既要重视说服考生,又要提防别的高校“挖墙脚”。
在这场激烈的争夺中,各招生方为取得竞争优势,无不使出各种招数,以至于有种种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出现。
在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这种对考生资源的争夺,根源是“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格局。要化解高考焦虑和生源争夺,必须推动高考改革。
前往“战场”
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7人兵分四路。根据历年统计,高分考生大多分布在这四条线上
6月20日前后,在最后一次公开课的课堂上,复旦大学历史系老师冯玮告诉学生:“我要去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要为复旦大学招来出色的新人。”
6月24日,冯玮一行7名老师到了武汉。这一天是湖北省公布高考分数的前一天。
自从2007年复旦大学招生办将在湖北的招生工作委派给历史系后,冯玮已经连续4年参与招生工作了。他是招生组的“核心人物”。
在冯玮参与招生工作前,复旦大学在湖北的招生情况并不十分理想。2007年,复旦在湖北招生理科最低分606分,而清华是658分。
在冯玮和同事的努力下,复旦在湖北的招生分数线一路走高,2010年是658分,今年预计672分。
冯玮也因此总结了一系列的招生“小窍门”。
6月24日,冯玮不顾舟车劳顿,在武汉住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拟出第二天要发给意向考生的短信。
短信内容是:“祝贺你取得优异成绩,拥有国内高校最丰富的课程设置,最多的国际交流机会,最好的就业前景的江南第一学府复旦大学,希望得到你的关注,希望你给力!”
随后,考生章玄(化名)收到了短信。高考总分750分,他的成绩是676分。
6月25日分数出来后,各高校都会拿到全省考生的分数、名次和联系方式等。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选择了理科第80名至300名,文科第20名至100名的考生,发送这条短信。
这一选择包含着招生老师们多年的经验:名次最靠前的考生一般会直接选择清华、北大,做工作也没用。因此需要重点做工作的,是分数和北大、清华有“交集”的考生,即在北大清华是“尾部”,而在复旦是“头部”的考生。
考生章玄正处于这个位置。
为了第一时间争取到考生注意,短信以“飞信”方式发出。有意向的考生会不断和招生组联系。冯玮和同事们会将考生信息及意向整理,以便随后沟通。
翌日,武汉的媒体会组织著名高校参加“高招咨询”,接听考生或家长咨询电话,并刊出包括各校预估分数线、招生政策变化等信息的报道。
第三天,复旦大学湖北招生7人组分为“四方面军”:两人镇守武汉,两人赴黄冈、黄石一线;两人赴荆门、襄阳(原名襄樊)一线,冯玮独自赴宜昌、荆州一线。
根据历年的统计,湖北省的高分考生大多数都分布在这四条线上。
与复旦大学招生组同步奔赴湖北各地的,有北大、清华等其他数十家知名高校的招生老师。北大、清华历来重视在湖北的招生,参与招生的人数有二三十人。
言语交锋
在介绍自己学校优势时,有些招生老师会有意无意不点名提到其他学校的劣势
事实上,在分数公布的当天,在武汉举行的招生咨询会上,各高校就进行了第一次交锋。
参加过咨询会的考生章玄发现,各个高校在宣传时,主要介绍的不是学校的优势和专业,而是将重点放在对考生提供的优惠政策和制度上。
“这些并不是我选择高校的主要因素。班主任有一句话我很赞同:专业第一,学校第二,地域第三,对以后的道路来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