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量子纠缠,看似荒谬超距感应
量子纠缠,看似荒谬超距感应
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里最古怪的东西,因为它能产生“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在未来世界里,人类或许能通过量子纠缠来实现“瞬间移动”,将人体或物体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
爱因斯坦生前常说,量子力学并非有误,它只是到目前为止还不够完备,还没有找出那些可以准确预测出事物的关键要素。
尽管爱因斯坦如此评价,波尔仍然不为所动。尽管爱因斯坦说“上帝不掷骰子”,波尔则答复道:“别再告诉我上帝该怎么做了。”但在1935年,爱因斯坦认为他终于找到了量子力学的致命弱点。这事件诡异至极,它违反了宇宙中所有的逻辑,爱因斯坦认为这是能够证明量子力学不完备的关键——这就是“量子纠缠”。
波尔与爱氏之争
史上最怪、最不合理、最疯狂、最荒谬的量子力学预测便是“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一种理论性的预测,它是从量子力学的方程式中得来的。如果两个粒子的距离够近,它们可以变成纠缠状态而使某些性质连接。出乎意料的是,量子力学表明,即便你将这两个粒子分开,让它们以反方向运动,它们依旧无法摆脱纠缠态。
要了解量子纠缠有多么怪异,我们可以拿电子的“自旋”作例子。电子的自旋与陀螺不同,其状态总是游移不定的,直到你观测它的那一刻才能决定。当你观测它时,就会发现它不是顺时针转就是逆时针转。假设有两个互相纠缠的电子对,当其中一个顺时针转时,另一个就逆时针转,反之亦然。不过奇怪之处是它们并没有真正连接在一起。对量子理论坚信不疑的波尔和他的同事们相信,量子纠缠可以预测相隔甚远的电子对的状态,即便它们一个在地球,一个在月球,没有传输线相连,如果你在某个时刻观测到其中一个电子在顺时针旋转,那么另一个在同一时刻必定是在逆时针旋转。换句话说,如果你对其中一个粒子进行观测,那么你不止是影响了它,你的观测也同时影响了它所纠缠的伙伴,而且这与两个粒子间的距离无关。两个粒子的这种怪异的远距离连接,爱因斯坦称之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量子纠缠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当你对其中一个粒子测量时,也会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状态??尽管二者之间没有作用力、滑轮或电话线之类的东西相连,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彼此沟通。这真是诡异至极啊!
爱因斯坦无法相信纠缠会如此运作,于是他说服自己:出错的是数学,而不是现实。他赞同纠缠态的粒子是存在的,但他认为有更简单的方式可以解释为什么它们彼此连接,而不必涉及神秘的超距作用。他坚信一对纠缠态的粒子更像是一双手套。想象把一双手套分开放置于两只箱子中,然后一只箱子交给你保管,另一只箱子则放置于南极洲,在你开箱以前就知道箱子里放着左手或右手的手套。然后你打开箱子,如果看见左手的手套,在这瞬间,就算没人看过南极洲的箱子,你也能够知道那里装的是右手的手套。这一点也不神秘,你打开箱子,显然不会影响到另一只箱子里的手套。你身边的这只箱子装着左手的手套,而南极洲的那只箱子则装着右手的手套,这是在当初分装时就已决定了的。爱因斯坦相信,所谓的纠缠态只不过如此而已,电子的一切状态在它们彼此分离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波尔和爱氏,到底谁对谁错呢?波尔所拥护的量子力学方程式表明,相互纠缠的粒子即使相距很远,也可以互相连接;而爱因斯坦则不相信有鬼魅般的连接,而认为在你观察以前,一切就已经决定了。爱因斯坦称,粒子在被观测前就已经决定了自旋状态。你对爱因斯坦说“那你怎么知道呢”,他会说“你测量它,就会发现那绝对的自旋态”。波尔则会说“但是那自旋的状态是由于你的观测所造成的”。当时,没人晓得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这个问题被认为是哲学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1955年,爱因斯坦逝世前仍旧相信量子力学是个不完备的理论。
克劳泽的验证
196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的任务由一位年轻人承接下来了。当时,约翰·克劳泽(John Clauser)正在寻找天文物理学博士论文的课题。在读了一篇鲜为人知、由爱尔兰物理学家约翰·贝尔(John Bell)所写的论文后,克劳泽认为自己找到了验证谁对谁错的实验方法。在这篇论文中,贝尔已经发现如何验证纠缠态的粒子究竟是用鬼魅般的作用来沟通,抑或是根本就没有什么鬼魅,粒子的状态就像是成双的手套那样早就已经决定了的。贝尔甚至巧用数学运算,证明了如果这鬼魅般的作用不成立,那么量子力学就正如爱因斯坦所想的那样,是错的。贝尔是个理论物理学家,他的论文表明只要你能够建造出一种仪器,能够大量制造并比较纠缠态的粒子,这个问题就可以被解决。
按照贝尔在论文中的想象,克劳泽设计出了能够平息这场争论的仪器。“那时候我还只是个笨手笨脚的研究生,便很幸运地有了一个机会来发现能够震撼全世界的结果。”克劳泽的仪器可以测量数以千计的纠缠粒子,然后比较它们的自旋状态,但随着结果逐渐揭晓,克劳泽感到惊讶并为此不悦。“我不断地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浙江]永康市委统战部编制外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VIP
- 教你三步查看老婆微信聊天记录.docx VIP
- 2022年公务员考试内蒙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doc VIP
- 兴澄特钢海洋工程用钢研究与开发现状..ppt VIP
- 运动解剖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气瓶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大学藏文四级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
- 新解读《GB_T 20970-2015石油天然气工业 井下工具 封隔器和桥塞》最新解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