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铃薯组织培养中污染原因及控制措施
马铃薯组织培养中污染原因及控制措施
【摘 要】组织培养是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在整个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污染率高使组培的成本相应增加,甚至造成毁灭性损失。因此,控制污染是组织培养研究及工厂化育苗生产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套贯穿整个组培过程的技术。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污染
1.污染的症状和原因
真菌性污染主要指霉菌引起的污染。一般接种后3~8d可在培养基中发现各种颜色的菌斑。真菌性污染,一般是由空气污染和瓶口边缘的灰尘和真菌孢子落入器皿中造成的。另外,在湿度太大的季节和培养室内,棉塞也会长出真菌孢子引起大量污染。
细菌性污染是指在培养过程中,工作人员使用了未经充分消毒的工具,在培养基表面或材料表面出现黏液状物体、菌落或浑浊的水渍状,有时呈现泡沫发酵状[4]。一般在接种后1~2d即可发现。细菌污染又以芽孢杆菌最普遍、最严重。这种芽孢杆菌能耐一定高温、高压,对消毒剂和紫外线也有一定抗性。常由于高压灭菌不彻底造成的。因此,每次培养基灭菌后,应放在培养室2~3d。看培养基表面和内部无任何细菌痕迹,才能使用。
2.影响污染的因素
2.1培养基消毒
培养基的污染以细菌污染为主,主要表现为:培养基表面出现黏液状物质、菌落或呈浑浊的水渍状甚至泡沫发酵状,其中芽孢杆菌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呈乳白色。可随培养材料、用具等传播,也可出现在培养基表面,或呈滴形云雾状存在于培养基内。这种菌外包有夹膜,能耐一定的高温、高压,对紫外线有一定的抗性,一般消毒剂也难以杀死[2]。
2.2外植体
植物组织培养的成败除与培养基的组分有关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外植体本身,即由植物上切取下来,用以进行离体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在继代培养中,一定要严格筛选无污染的外植体。对于某些存在于接种材料内部的内生细菌,由于它潜伏的较深,在外植体的初级培养中不易被发现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菌量慢慢累积发展才在培养基上显现出来,一般的表面消毒方法无法将其消除,会随着材料带入培养过程引起污染。
2.3接种室与接种器械
植物组织培养包括无菌操作和无菌培养技术,做好无菌操作室的消毒是至关重要的。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孢子。接种室内不干净,接种工具—镊子、剪刀以及培养瓶等落有灰尘,都可引起真菌生长。一般定期开窗换气,以免造成细菌周期性大面积发生。
2.4培养条件
在培养室内的培养条件中,温度和湿度与污染率密切相关。组培苗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有利于杂菌滋长,所以污染率就高;温度冷、凉培养时,污染率就相对低一些。当发现污染的组培苗时,一定要及时清理。在植物病害中,真菌所引起的病害尤其严重,且因会产生孢子,随着空气飘散,一旦落入适当的环境下,一粒小小的孢子便会扩大成一个菌落,污染整个组织培养瓶。因此一旦有真菌污染的组培苗,就要用高压灭菌器彻底消灭,以防扩散。
3.防治措施
3.1培养基的灭菌
培养基封口后应尽快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灭菌不及时,会造成杂菌大量繁殖,使培养基失去效用。为了保证培养基灭菌彻底,降低污染,在灭菌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①锅内灭菌物不能堆放过满,否则将阻碍蒸汽的流通和热交换,使容器内升温减慢,造成物体内部杀菌不完全。
②压力升到0.5kg/cm2时打开放汽阀,将锅内冷空气彻底排放干净,防止灭菌不彻底,然后再关闭放汽阀,使压力稳定。
③在压力1.1kg/cm2、温度为120~121℃下持续灭菌15~25min,灭菌时间不宜超过30min,以免引起培养基成分变化。
据报道,对于一些内生细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抗菌素(青霉素Na 120mg/L +链霉素40mg/L),对其污染可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3]。
3.2基础苗的表面消毒
①在接种之前,基础苗需经严格的挑选,仔细观察待转基础苗,清除已被污染的基础苗,确认无污染才能取用。
②对于一些初期感染的基础苗,由于菌源太小,肉眼不易发现, 不确定是否被污染的基础苗也应果断清除。
③用75%酒精擦拭培养瓶的外壁(及瓶盖),消除附着在瓶外壁上的杂菌后放在超净工作台中,用紫外灯消毒20~30min备用。
3.3接种过程的注意事项
接种的基本技术环节是降低污染率的关键措施。在接种中,为了降低污染,应注意以下几项事宜:
①接种室保持干净整洁,应定期对接种室用75%酒精进行喷雾降尘和熏蒸(甲醛∶高锰酸钾=2∶1)灭菌[4],并定期对接种室进行20~25min的紫外灭菌。在每次接种前,用紫外灯光照射、杀菌30~35min。
②接种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及时用75%酒精擦拭双手和超净工作台台面及台壁。接种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庭养育环境评价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docx VIP
- 一(上)数学必考:100道看图列式+应用题.pdf VIP
- 贵州财经大学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A卷 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pdf VIP
- 【家庭养育环境评价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docx VIP
-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课时7 逻辑电路设计(选学) 课件.pptx VIP
- 【GB_T51455-2023】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 398-2007)展示版.pdf VIP
- 县级干部党校培训个人总结.docx VIP
- 《黑白装饰画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课时3 两种组合逻辑门——与非门、或非门 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