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苦荞品种膳食纤维含量与环境相关性
不同苦荞品种膳食纤维含量与环境相关性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苦荞[Brassica integrifolia (West) O. E. Schulz apud Urb.]品种在不同地点种植下的子粒膳食纤维变异情况和不同品种与基本生态因子的相关性,以7个苦荞品种在全国荞麦主要产区17个不同地点进行栽培试验,测定所得子粒中膳食纤维含量。结果表明,供试7个苦荞品种在17个地点种植下的子粒总膳食纤维(TDF)、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变异范围分别为11.68%~24.13%、7.96%~20.05%、1.02%~10.65%。TDF、IDF含量在品种间及地点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5)。Scott-Knott聚类分析显示,以苦荞子粒TDF含量对品种和地点进行分类,可将供试品种分为3类,参试地点分为2类;以IDF含量对品种和地点进行分类,供试品种可分为2类,地点可分为5类;以SDF含量对品种进行分类,供试品种可分为3类。相关性分析表明,苦荞子粒膳食纤维含量与纬度、海拔、生育期均温均无显著相关。
关键词:苦荞[Brassica integrifolia (West) O. E. Schulz apud Urb.];膳食纤维;Scott-Knott聚类分析;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S5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2-5427-07
膳食纤维最早由Hipsley[1]提出,指不能被人类胃肠道消化酶消化,但能被大肠内的某些微生物部分酵解或利用的非淀粉多糖类和木质素的合称。随着人们认识的逐渐深入,膳食纤维又有了很多新的定义。2009年6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膳食纤维进行最新定义:膳食纤维是指具有10个或以上单体链节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够被人体小肠内生酶水解,且属于天然存在于消费食物中的可食用的碳水化合物,由食物原料经物理、酶或化学法获得的碳水化合物,对健康表现出有益的生理作用的人造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2]。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膳食结构发生变化,日趋细化精美,随之而来的“文明病”——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等逐年增高。膳食纤维对糖尿病[3]、肥胖症[4]、肠道癌[5,6]、心血管疾病[7]、便秘[8]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具有降低胆固醇[3]、预防胆结石???改善口腔及牙齿功能、预防妇女乳腺癌[9]和调节肠道菌群[10]等作用,膳食纤维的缺乏还与间歇性疝、阑尾炎、肾结石和膀胱结石、十二指肠溃疡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有很大的关系[11]。膳食纤维被国际公认为人体所需的第七大营养素,已成为近年来营养学家、食品科学家、医学家的研究热点。
苦荞[Brassica integrifolia (West) O. E. Schulz apud Urb.]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在中国粮食作物中属小宗作物,集营养、保健和医疗于一体,被誉为21世纪最风行的绿色食品[12,13]。人们对食品的消费观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更加注重营养性和功能性,因此苦荞膳食纤维的保健功能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中国目前对荞麦膳食纤维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主要对荞麦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8,14-17],对多个苦荞品种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区试试验的子粒膳食纤维含量变异研究甚少。本试验利用7个苦荞品种在国内17个地点进行种植,运用酶-重量法[18]测定其子粒膳食纤维含量,继而分析子粒膳食纤维含量与基本生态因子的相关关系,旨在为苦荞高膳食纤维品种的培育和适宜栽培区以及苦荞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供试7个品种的名称、来源及代号见表1。试验于2011年在全国17个试点(表2)进行。选择肥力中等的土壤在当地最佳播种时期进行试验,实施常规田间管理。小区面积10 m2(2 m×5 m),行距33 cm,每小区留苗约1 200株。试验采取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成熟期收获考种,种子干燥后,用快递邮寄至贵州师范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储存于-20 ℃冰箱中。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将材料从-20 ℃冰箱取出,于105 ℃烘箱中杀青15 min,60 ℃恒温烘干至恒重。用粉碎机粉碎10 s后过40目筛子,再粉碎20 s,放入干燥器中保存备用,测定前60 ℃烘箱中烘至恒重。
苦荞子粒的总膳食纤维(TDF)、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测定采用AOAC 991.43(酶重量法)标准[18]。试验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咽喉用药市场白皮书.pdf VIP
- 临时用电施工方案.doc VIP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秀教学课件.pptx VIP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10章-使用 Python 语言实现机器学习模型-回归分析.pdf VIP
- Lesson 3 at the seaside(课件)典范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9章-机器学习概述.pdf VIP
- 主体性概念的历史演变与理论探讨.docx VIP
- 普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docx VIP
- 医院急性创伤患者救治流程.pdf VIP
- 讲义 16 分式讲 16 分式.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