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docVIP

植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生理学课程论文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南京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09级03班 李莹姝 PAGE4 / NUMPAGES4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李莹姝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 学号 摘要: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诱导因子及诱导机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诱导抗病性;诱导因子;诱导机制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plant induced resistance LI Ying-shu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 ID: Abstract: Research progress on induced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which includes induced factors and induced mechanism. Key words: induced disease resistance; induced factors; induced mechanism 诱导抗病性(induced resistance)分为两类, 一是局部抗病性, 或称过敏性反应(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 另一类是全身性抗病性( 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前者是指在被诱导的部位直接产生抗病性的现象, 后者则是指植物体经局部诱导后在非诱导部位产生抗病性的现象。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方法, 预先处理植物, 将会改变病害反应, 使原来的感病反应产生局部的或系统的抗性, 这一现象就是现在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诱导抗病性, 又叫获得免疫性[1] 。 1植物诱导抗病性的诱导因子种类 目前人们研究较多的诱导因子主要有生物因子、化学因子和物理因子。 1.1生物诱导因子 概念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生物因子包括植物自身病原物、植物本身、病原物的非亲和小种(株系)、弱致病株系、促进植物生长的根际细菌或真菌和近似种及其处理物等因子产生的诱导抗病性。 商闯等报道,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 小种毒素培养滤液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获得抗性[2]。郭桢等发现,弱毒菌株尤Ⅱ对小麦条锈病抗性有诱导作用[3]。 1. 2化学诱导因子 有些化合物本身没有杀菌作用, 但处理植物后却能诱导植物产生抗病反应。这些化合物主要可分为有机类诱导物、无机类诱导物、抗生素类、激素类、维生素类和植物提取物等6大类。目前, 人们在对水杨酸( SA )、草酸、阿魏酸( FA )、氯化钾和KHPO 等[4-5]化学物质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的研究较多。 水杨酸( salicylic acid, SA )是植物体内自身合成的一种类???植物激素的酚类化合物, SA 能诱导多种植物对病毒、真菌及细菌病害产生抗性。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 外源SA 可诱导辣椒[6]、小麦[7]、番木瓜[8]、白菜[9] 等植物的多种植物病程相关蛋白( genes is relatived protein, PR )基因的表达, 从而提高植物对病原徽生物的抵抗能力。廖春燕[10]在研究壳聚糖诱导番茄抗病性时又发现, 壳聚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诱导番茄抗早疫病。余朝阁等[11]发现α-氨基丁酸可诱导番茄灰霉病的抗性。油菜素内酯, 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是国际上公认的活性最高的高效、广谱、无毒的植物生长激素。近来的研究发现, 油菜素内酯可诱导黄瓜幼苗对灰霉病的抗性[12]、草莓果实对灰霉病的抗性及南瓜幼苗对疫病的抗性等[13]。 另外, 一些无机化合物也能诱导植物抗病性。其中磷酸氢二钾对烟草病毒病有诱导效应, 氯化钾可增强黄瓜幼苗的抗病性[14], 纳米硅、氯化铵对观赏百合青霉病也表现出较高诱导抗病性[15]。 1.3物理诱导因子 概念:利用一些物理因素(如冷冻处理、高温处理或紫外线照射)能够引起植保素的产生和积累, 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李保聚等应用高温( 45~ 50?? )处理黄瓜18个品种, 结果发现各品种均不同程度获得了对黄瓜黑星病(Cladosporium cucumerinum)的抗性[16]。2004年Stevensa 用低辐射紫外光照射番茄, 植株抗根软腐病。2007 年Markus Plessl 等发现二氧化碳和臭氧的浓度升高后, 马铃薯对晚疫病表现一定的抗性。2008 年Islam 等用红光(600~700 nm) 照射番茄后,发现植株根部水杨酸积累, 病程相关蛋白表达量上升,植株对根结线虫病产生抗性。[17] 2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机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