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与元九书》所体现儒家文艺观
论《与元九书》所体现儒家文艺观
摘要:作为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不仅在诗歌创作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就是在文艺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从《与元九书》可以看出,白居易继承了儒家文艺观,主张诗歌创作要补察时政,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反对嘲风雪,弄花草。白居易的文艺观不仅对其本人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后代诗歌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关键词:白居易;《与元九书》;儒家文艺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152-02
作为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不但在诗歌创作方面成就突出,在文艺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众所周知,白居易的思想很复杂,同时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影响。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三家思想对白居易的影响程度不一样,早年他是儒家的忠实信徒,中年曾耽于道教的烧丹炼汞,晚年沉迷于佛教。由于人生观的变化,在不同时期白居易的文艺思想也不完全一致,而是有所变化。但不论怎样,在白居易的文艺思想中,始终贯穿了儒家所倡导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原则。而白居易的文艺思想在《与元九书》中有集中且系统的论述,那么《与元九书》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白居易的儒家文艺观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艺创作的理论基础
儒家是一种积极入世的学说,主张知识分子应当内圣外王,兼济天下。但这不是每个知识分子都能达到的,需要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配合。纵然一个知识分子具有高尚的品格和绝世的才华,也未必一定能达成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因此儒家同时也主张在理想遇到挫折时能独善其身,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对于儒家的这一主张,白居易诗十分赞成的。他在《与元九书》中说:“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
白居易之所以有此主张,并非偶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接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但尚未成人,父亲即已去世,家道衰落。在此情况下,白居易被迫为衣食而四处奔波,依附于权门,同时也接触了广大的社会,并且对于底层人民的深重苦难有了切身的认识,因此他从政治上同情劳动人民,并通过创作表达这种同情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且,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已是唐王朝由盛转衰、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宦官专权,藩镇跋扈,以及朝廷里面的激烈党争,使得唐王朝的政治局面异常黑暗,民生异常困苦。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多有补天之志,白居易更不例外,正是政治的黑暗、民生的困苦决定了他希望能够补天,能够兼济天下。
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中唐是一个政治黑暗时期,宦官专权,藩镇跋扈,以及朝廷里面的激烈党争,又注定了白居易兼济天下的理想难以获得真正的实现。何况官场险恶,互相倾轧,白居易对此深有体会,他的诗歌作品中有不少是描写人心险恶的。仕途的风波难免让他心灰意冷。在此情况下,为了要保持心灵的平衡,他就不能不抱定若不能兼济天下则独善其身的打算。毕竟,在理想不能实现的情况下,独善其身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人生选择。而从事诗歌创作,就是独善其身的一种方式。
二、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文艺创作的目的
儒家强调文艺的社会作用。《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换言之,言志的诗必须具有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和对人进行道德规范的力量,从而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神的和谐。而《毛诗序》则更为集中地体现了儒家文艺观: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作为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因而是儒家忠实信徒的白居易,也接受了儒家的文艺观,也反对诗歌空吟风花雪月,强调文艺的社会作用。在《与元九书》中他说:
故闻“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则知虞道昌矣。闻五子洛■之歌,则知夏政荒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洎周哀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矣。”
正因为如此,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他认为内容是首位的,形式是次要的,而且形式应为内容服务,脱离了内容的形式毫无价值。这是白居易对诗歌现实主义理论的一个贡献,也是白居易诗歌主张的精华。用这个尺度,白居易历代诗人和作品都进行了重新评价,认为文学必须成为改良政治,改造社会的工具,诗歌的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