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教师之爱类型及表现
论教师之爱类型及表现
摘要:教师之爱在教育实践中表现为爱业绩和爱学生两个向度,爱学生又分为本能之爱和理性之爱两种类型。我-们提倡基于责任、以学生为对象的理性之爱。这种以学生为本位的理性之爱有三个层次的表现: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疾苦,上好每一节课;关注学生的成长,尤其关注学生品德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发展后劲。
关键词:教师;爱;类型;表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139-02
我国著名学者夏丐尊先生在1924年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爱之于教育,相当于灵魂,离开爱,教育不过是空空的躯壳而已。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怎样的教师之爱才是真正的爱呢?
一、教师之爱的类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都明确提出两种教师之爱:一种是要爱岗敬业,另一种是要关爱学生。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教师就要以“生”为本。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强调:“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政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可见,爱岗敬业也应该是以爱学生为出发点,再归结到爱学生的落脚点上。所以,无论是爱岗敬业还是爱护学生其实都是爱教育事业的表现,二者是统一的,最终目标都应该是爱学生。但在教育实践中,这两种爱有时候得不到统一,表现出不同的两个向度:一种是单纯的爱岗敬业,可以称之为爱业绩;另一种是对学生的真切之爱,称之为爱学生。
教师爱学生也有不同的表现,有的或是由于学生长相玲珑或是由于性格乖巧或是由于聪明过人或是由于勤奋如牛而爱,这种爱是喜爱,是人类喜爱美好事物的共同本能反应。这种爱,不能普及给每一个学生,不具有普遍性,也不具有稳定性。所以,我们倡导教师对学生的理性之爱,这种爱源于责任,超越本能。正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难之际舍身救学生的爱就是一种理性之爱。尽管她自己说这是本能反应,其实,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由于道德高尚、心灵美好而聚集的巨大能量在瞬间的自然爆发,是一种成熟理性的反应。虽然,没有经过思想斗争,没有任何行动上的迟疑,第一时间就做出救人的举动,但这仍然是一种理性之爱。思考与斗争,早已是心灵的过去时了。
二、教师理性之爱的表现
这种对学生真切的理性之爱在教育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
1.教师理性之爱首先表现为爱护学生。一个不爱护学生的教师就一定不是个好教师。比如,前不久发生的幼儿园的虐童案,教师手拽幼儿双耳,将孩子提起,离地十几厘米,还有粘胶带、抛垃圾桶等等令人发指行为。这是一个魔鬼般的教师,不知道自己身上寄托着孩子父母的殷切希望吗?不知道自己身上承载着社会的重托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著名的奥地利精神分析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了著名的人格结构理论,由低到高把人分为本我、自我、超我等三个层次:本我是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的,盲目地追求满足;自我是按照现实原则行事的,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个层次,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超我是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最高层次,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按照弗洛伊德的划分,虐待学生的教师就是一个尚处于本我阶段的人,兽性十足;像张丽莉这样的教师则处于超我阶段。
温家宝说:“当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进步。”教师的理性之爱要普及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师必须要修身养性,不能耍小性逃离课堂,更不能以爱为理由打骂学生。激动、暴怒甚至打骂学生都是学艺不精的表现。古圣先贤教育我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个“士”者,要想完成平天下的政治目标,最基本的功课是“修身”,那么,怎样才能修身呢?其前提是“诚意、正心”,“诚意、正心、修身”这就是一个道德修养的过程,而知识修养“格物致知”也仅仅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手段。如何理解这层关系呢?“格物致知”就是通过认识具体事物,得到启示,进而悟及人生之理。比如,庄子通过观察发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季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个现象,进而参悟到:“谦盛、低调、追求内心的完美与富足”这样为人的道理。归根结底一句话。教师要微到关爱每一个学生,就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所以,真正她能关心爱护所有的学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一位教师都要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尊严,善用教育智慧,学会体谅、容忍、理解学生,不能激动、沮丧、耍小性。
当然,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不仅表现为不能虐待打骂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