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英汉翻译中文化障碍
论英汉翻译中文化障碍
摘要:文化障碍是翻译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实践出发,列举实例,分析造成英汉翻译中文化障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翻译;文化障碍;应对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82-01
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所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1.文化障碍的原因
1.1民族语言的特点。任何语言的交流与表达,都离不开民族语言的基础,要做到跨越文化障碍的对等翻译,就必须了解该民族悠久的历史,了解他们在各自民族的发展中,积累和创造的很多具有各自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形象生动的语言特点。如:槁木死灰→withered wood or cold ashes,对牛弹琴→cast pearls before swine,等这些语言就带有浓厚的中国民族语言的特色。
1.2民族文化背景的缺失。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因此,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特色鲜明的文化。如蓝色在中国常用来比喻天空、大海,给人以广阔美好的遐想。而在英语国家蓝色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然而blue bird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其文化含义却是幸福、吉祥,因此,我们驾驶Blue Bird牌的汽车时,心中的文化取向却是幸福。
1.3不同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一个民族思维模式的形成受到该民族哲学背景和文化传统的长期影响,从而形成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因而思维方式的缺失会造成语言文化上的缺失。中国人把猫头鹰当作不吉祥的象征,但英语却说as wise as owl,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高无上的帝王象征,甚至把它看作光明的未来,故有望子成龙一说。可是英美都把龙视为喷火的怪物,常被用做贬义,所以当我们在英文中看到the old dragon时,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习惯将其译为年迈的龙,其真实含义是魔鬼,万恶之源。当在国外报纸上看到dragon时,你千万不要把其译为中国的真龙天子,而是对那些可恶、凶猛,特别是对专门打人的坏警察的贬称。
2.如何应对英汉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2.1避免盲目对应,采用意译、音译、直译加注、移译等方法。
2.1.1意译 如,I am not Hamlet. Hamlet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在为父复仇问题上,忧虑重重,既怕泄密,又怕鬼魂是假的,还怕落入坏人的圈套,因此终日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现在Hamlet用来指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人或行为。所以,本句应译为:我决不犹豫。(不能译为:我不是哈姆雷特。)。
2.1.2音译 Kentucky肯德基、shampoo香波、Nike耐克、pizza比萨、hacker黑客、clone克隆;胡同hutong、风水fengshui、麻将mahjong、人参gin-seng、荔枝litchi、阴阳yin yang、tofu豆腐等都是音译的很好例子。
2.1.3直译加注 例: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毛泽东选集》)
译文: The Americans have sprinkled some relief flour in Peiping, Tientsin and Shanghai to see who will stoop to pick it up. Like Chiang Taigong fishing.
Notes: Chiang Taigong lived in the Chou Dynasty. According to a legend, he once fished in the Weishui River, holding a rod without hook or bait three feet above the water, and sayingThe fish that destined to be caught will come up.
原文中的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就是文化缺失现象。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但对英语读者而言却会感到莫名其妙。所以,译者必须加注。
2.2避免负面的联想。物美价廉中的廉不能译为cheap,因为cheap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