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园林文化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园林文化思想

浅谈中国园林文化思想   摘要:本文主要说明中国园林景观建设的历史渊源及受到的文化影响,形成中国特色园林过程。宗教、哲学、美学和一些有识之士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园林宗教哲学   美学文学艺术文人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中国园林是从实用的园、圃、囿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园林式,同时兼收各种建筑风格,创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它为中国园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一、中国园林的天人关系   中国园林注重山、水、自然。中国古典园林的天人关系处理上,偏重于人的成分,如人的狩猎种植,居住生活和吟诗作对等。因此越到后来,人工味越浓,把诗词、歌赋、文联匾对、亭台、楼阁、廊榭宫馆过分夸大,以致于江南园林中的“小桥流水人家”都有拥挤的感觉。在置石上,多用立石,表明顶天立地的思想。建筑上则精雕细刻、珠帘画栋,极尽人工之能事。强调“境造桃源,巧夺天工”,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天人意境。例如我国在2003年的德国罗斯托克国际园艺展中中国园林就是一组仿宋园林。这组园林得到了德国朋友的高度赞誉,也体现“中国园林”中山水亭园的艺术特色。   二、佛学思想   佛教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两汉之际)由天竺传入我国。经过与我国传统思想和宗教的冲突与融合,以及理论形式上自我调整,自四世纪(魏晋南北朝)在中国扎根和光大。(它的主要代表建筑是河南嵩山少林寺)。这时它宣扬的世事无常和因果轮回与当时的社会现状相吻合,对园林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相当一批文人弃世从佛,遁入空门,隐逸于自然山水之间,于是园林形式由秦汉建筑宫苑转变到自然山水园。其中山水园的形式从此固定下来,直到今天,为后人留下了一批珍贵的遗产和学习的素材。如今天的布达拉宫、敦煌壁画、四川乐山大佛、金山寺、雷锋塔、西安大雁塔等历史遗迹。寺庙园林的发展和禅宗思想的影响对明清两代皇家园林的建筑风格上有其深刻的影响,如故宫中的太和殿、颐和园、天坛、无不体现佛教文化思想。   三、儒学思想   中国文化的基石之一是儒学,二千年前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山之??,一直作为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儒学正式走上历史顶峰时期是从西汉武帝时懂伸舒霸除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的核心在人,即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提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宇宙观上提出气理两说,在伦理道德上提倡三纲五常,在政治上提倡仁政和保民,在教育上倡导开办学校。主要代表的建筑长沙的岳鹿书院,山东曲阜等。在魏晋时期儒学与老庄哲学融合手玄学、代表人物有杨雄、王弼等,对自然山水园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园林布局中的和谐即是儒家中的中庸思想的表现。(也就是当今人们说的创建和谐社会)。园林中的书屋、书房常作教育的学馆,置身于园林相当于治国平天下之前的准备运动,即正心与修身。如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坦坦荡荡、山高水长。同乐园、承德避暑山庄的淡泊敬诚殿等,无不透出儒家与民同乐和勤政爱民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王羲之及其兰亭,绍兴的沈园、明朝大儒方孝儒、诗画造园景于一身元代四家“黄公望、吴镇、倪云林、王蒙”和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与造园大师计成等都为中国园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国园从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以入世治国为目的的园林作品是人工味较重,这也是现代中国园林中的“以人为本”。   四、道教思想   道家以先秦老子和庄子的“道”的学说为中心,奉老子为教主,内容上以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的思想行为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政治上强调“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人,弃义”。在园林上表现在崇尚自然山水,沉醉于自然山水之中,达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境界。例如,苏州的掘致园、苏州同里的退思园、网狮园等。都有老庄思想的存在。   从中国历史上看,三国到隋朝开皇元年360年里(即公元220-581年)战乱之后,儒学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而被称为“三玄”的《周易》、《老子》、《庄子》受到士大夫阶层的青睐。周易的阴阳变化,老庄的无为思想,款款走入园林,从而创造了自然山水园。中国文人对自然山水的歌咏也来自于老庄的自然观。中国在园林建筑上的道观亭台。如武当的真武顶、泰山的玉皇顶等等。   五、园林文人在园林历史的贡献   中国的园林文学最早应从《诗经》开始。《诗经》的《大雅、灵台》写的灵沼、灵囿、灵台都是中国上古园林的形式,从周朝到魏晋时期的园林文人主要停留在以诗和赋的形式来描述园林之上,除了《诗经》之外还有,战国时宋玉的《高唐赋》、汉朝司马相如的《上林苑》、杨雄的《甘泉赋》张衡的《两亲赋》等,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当时皇家园林的辉煌。   从两晋以后的文人的行动主要是按照园林诗画表达的形态和意境来影响和创作文人山水园。文人的贡献主要包括文学和绘画两种。南齐画家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