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发展与创新.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第二章 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本章主要内容 什么是教育 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教育创新 第一节 什么是教育 一、教育的含义 “教育”的日常用法 从词源看教育 从教育的起源看 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 “教育”的日常用法 一类是作为过程的“教育”,表明思想的转变过程,如“我从这部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一类是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如“你的孩子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的?” 一类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如“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教育”的词源分析 在现代英语中,教育是education;在法语中是education;在德语中是erziehung;三者均起源于拉丁语educare。educare是个名词,它是从动词educere转换来的。 Educere是由前缀e与词根ducere合成的。前缀e有“出”的意思,而词根ducere则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在我国甲骨文中,“教”像人执鞭演卜,督促孩子学习的样子,“育”字如妇女养育孩子之形。“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中庸》上记载:“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荀子·修身》中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礼记·学记》中认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民国之后,“学部”改称“教育部”。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教”和“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生活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 从教育的起源看 动物(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勒图尔诺(C. Letourneau,1831-1902)、英国教育家沛西·能(T. P. Nunn,1870-1944)。 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家孟禄(P. Monroe,1869-1947)的《教育史教科书》。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前苏联教育家,我国的教育学者。 需要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 (群体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教育只能起源于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我国教育家杨贤江、钱亦石、胡德海等就坚持这些观点。 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 广义教育就是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活动,具有正向或负向功能。 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校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其特点主要有: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可控正度比较高;第二,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人员进行教育,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 (二)学习者 (三)教育中介(影响):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以及教育手段等。 三、教育的形态 (一)根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二)根据制度化与否划分: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三)根据教育的环境划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四)根据教育的历史形态划分: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五)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划分: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六)根据生产关系的发展划分: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教育的两个基本形式 教育:他控性、他授性 自我教育:自控性、自授性 教育的两个阶段: 自在教育自为教育 第二节 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原始教育 原始教育的基本特点:教育目的是为了生产和生活;教育方式是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没有分离,没有成为独立的活动;教育内容是传授狩猎、捕鱼、采集野果、制造工具等经验与技术,后来还传授饲养、种植、建筑、礼仪、音乐、习俗、宗教、军事、道德等内容。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机会均等、普及,没有专门的教师和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门的内容和场所,更没有制度。处于教育的萌芽状态。 古代教育 西方与我国学校发展概况:金属工具代替石器标志着从原始社会进入古代社会。教育独立,专门的教育者产生,学校出现,教育的阶级性,教育权利只为少数人所有,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教育目的是培养为统治者服务的人才;教育内容在中国为“六艺”,后来为“四书”、“五经”,在西方为“七艺”,即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教育方法主要是记忆,个别教育为主,汉朝的察举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后的科举制。 现代教育 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 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 教育内容更趋丰富与合理 教学组织形式、方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