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书》和贾谊治国策略
《新书》和贾谊治国策略
贾谊的治国思想,以脍炙人口的《过秦论》为其立足点。正因为他对秦朝的政治失误有深刻的揭示,所以能够对汉初政治提出全面的转变方略。后人谈到贾谊,往往赞许他“其才雄,其志达”;“卓卓乎其奇伟,悠悠乎其深长”(均见明人《新书》序)。他力图使汉朝克服秦制之弊,实现长治久安,可以说,贾谊是在陆贾之后,为西汉进行全盘战略设计的第一人。
贾谊是主张“顶层设计”的。他在刚刚进入决策中枢时,就提出对汉初制度进行彻底变革。“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今人可能觉得这些变革都属于形式,但在古人眼里,改正朔,易服色,相当于重新搭台另唱戏,是最大的变革。贾谊甫涉政坛就提出这些建议,说明其志向宏伟。这种整体变革尽管因为汉文帝立足未稳而“谦让未遑”,但其重要性却摆在那里,并最终在汉武帝手里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从秦到汉,在国家治理上需要这种变化。秦朝的体制下,皇帝只相信自己,对所有人都高度戒备,“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过秦上》)精明如始皇,则大权独揽;愚蠢如二世,则奸佞当道。这种体制的要害,在于得志的大臣不是唯唯诺诺就是奸诈小人。好一点也只是算小账而不识大体的刀笔吏执政,差一点就是架空皇帝排斥异己的赵高之流掌权。秦朝之亡,亡于“其道不易,其政不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没有从兼并战争的暴力欺诈走出来。汉初陆贾倡导儒术,但执政者仍然是打天下时的功臣集团。贾谊的改弦易张,表现出由暴力向仁义、由功臣向文官、由夺天下向治天下的转变。西汉军功集团向文官集团的结构性转变,是从贾谊开始的。
但是,秦汉之天下已非三代之天下。大一统和君主专制已经成为时代特色。所以,儒学要成为帝国时代的治国主旋律,就需要找到儒学之仁义王道与帝制之大一统王朝的切点。贾谊??这个切点定位在加强中央集权上。他的《治安策》被毛泽东称为“写得最好的政论”,就是从中央集权角度评价的。其主旨有三:一是强化中央威权,二是富民安定天下,三是教化移变风俗。在手法上,礼治、法治、人治三位一体,并由此确定了汉代儒学的发展方向。
首先,贾谊对汉代的王国问题和匈奴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王国问题是内政问题,秦朝彻底废除了分封制,把一切大权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又集中于皇帝,郡县制成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制度。然而,秦朝郡县制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迅速显现,尤其是对原属六国地区郡县的高压统治很快激化了社会矛盾,反秦战争以原六国后裔与秦国的冲突展开。因此,在秦亡之后,无论是项羽还是刘邦,都采用了分封制。在大一统王朝尚未找到有效直辖不同地区的方法之前,人类的基本经验就是沿用过去的方法,哪怕这种方法已经显露出弊端,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时,只能用它。那些批评项羽与刘邦采用分封制是“开历史倒车”、是“错误的选择”的说法,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已。刘邦先封异姓王,又待时机以同姓王取代异姓王,实际上是很稳健的策略。但到文帝时,同姓王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在平定吕氏之乱时,同姓诸侯王不遗余力同讨诸吕,而文帝本来与他们平起平坐,甚至势力还不及他们,朝廷与诸侯王的裂痕开始扩大。对此,贾谊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他强调:“诸侯王虽名为人臣,实皆布衣昆弟之心,虑无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亲疏危乱》)给他们以优厚待遇,但“权力不足以徼幸,势不足以行逆,故无骄心无邪行,奉法畏令,听从必顺,长生安乐而无上下相疑之祸”(《藩伤》)。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藩国强者先反,只有长沙王因其实力最弱,故能忠于朝廷。以此推论,贾谊主张,“欲天下之治安,天子之无忧,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藩彊》)。后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正是采取贾谊的策略。
对于匈奴,贾谊提出“建三表,设五饵”的策略。所谓三表,即用适当策略向匈奴示之以信、爱、好,讲信义,表关爱,显喜好,以德服人;所谓五饵,即“赐之盛服车乘以坏其目;赐之盛食珍味以坏其口;赐之音乐妇人以坏其耳;赐之高堂邃宇府库奴婢以坏其腹;于来降者,上以召幸之,相娱乐,亲酌而手食之,以坏其心”(《汉书·贾谊传》师古注)。三表是以儒术感召,五饵是以权谋引诱。可见,贾谊的思路,是把本来水火不相容的儒法两家兼用并举,一切以维护汉朝利益为宗旨。
为了保证汉朝的统治秩序,贾谊主张,以礼制规范社会等级。为了解决诸侯王问题,贾谊主张在制度上改变诸侯王与皇帝君臣不分的各种称谓和待遇,清晰界定皇帝与诸侯王的尊卑等级衣服物品号令规范,“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下不凌等,则上位尊,臣不逾级,则主位安”(《等齐》、《服疑》)。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