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文化资本”中空间标志景观研究意义阐释
“城市文化资本”中空间标志景观研究意义阐释
摘 要当代中国正处在“城市社会”来临前期。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已经达到54%,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33%,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已经接近46%,预计在未来20年时间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接近65%——70%[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6.:2.]。城市的发展与竞争很大程度依赖于以文化为基础的城市形象构建上。其中,空间标志景观是城市形象与大众感官意象的集中浓缩,高度体现城市文化,展现城市形象。可依托城市空间标志景观,力求创造城市“注意力经济”。
关键词:城市文化资本空间标志景观“注意力经济”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City cultural capital Research on Spacial landscape mark in meaning interpretation
Abstract: China is in the preceding period of “urban society”. At present, the world’s average level of urbanization has been 54%. 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 has been above 33%, and that of eastern littoral area is even close to 46%. It is estimated that 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 will be close to 65%--70%2 in the future twenty years. The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on among cities depend mos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based city image. Meanwhile, spacial landscape mark is the concentration of city image and mass sense image, which best interprets urban culture and image.,and can be used to create “attention economy”, relying on spacial landscape mark of a city.
Key words: cultural capital of a city, spacial landscape mark,attention economy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一种资源,同时更是一种资产,国内外学者对此已高度重视,从“经营城市”到“营销城市”,再到“城市文化资本”运作,是现代城市核心竞争力开发的一个创新。
1 “城市文化资本”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1.1.1从城市规划角度
城市规划学家林奇说:“城市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故事、一个反映人群关系的图示、一个整体分散并存的空间、一个物质作用的领域、一个相关决策的系列或者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凯文*林奇;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体现了城市建筑在塑造城市形象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且这种建筑是以城市历史为积淀,凸现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城市差异。提醒城市设计者关注城市文化,展现独有城市形象。
1.1.2 从城市经济角度
城市经济学家K.J.巴顿认为:“城市是一个座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K.J.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4.]。强调了城市作为物质财富与精神文化的“容器”作用,体现其资本性。
1.1.3 从历史与文化角度
城市历史学家芒福德认为:“那种巨大浩瀚,那种对历史和珍品的保持力,也是大城市的最大价值之一”[刘易斯.芒德福;宋俊岭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413.]。芒福德的话精辟概括出了城市所涵括的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一个城市是没有文化的城市,能够视历史为珍品、视文化为宝藏的城市必将具有永续的发展动力,其价值也必将得到最大化体现。
1.1.4 从社会学角度
社会学与城市规划学家曼纽.卡斯特对城市空间有多种层面的认识:“城市是社会的表现”、“空间是结晶化的时间”[曼纽.卡斯特;夏铸久,王志弘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