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黎明穿过黑色原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黎明穿过黑色原乡

杨黎明穿过黑色原乡   没有一种颜色像黑色这样,单纯到不可述说,又复杂到难以述说。它并不淹没、喧夺靠近它的一切,没有攻击,只是向后退,再退一步,陪衬出万物的生机与美丽。   黑色是最难掌控的颜色。在最现代的印刷技术中,黑色也是最难印出的,它是众色之合,差之一分,就差之千里。而传统书画更是讲究墨分五色,浓施淡抹,画出宣纸上一派花儿灿烂、鸟儿缤纷。   黑色不是简单的颜色,敢于挑战黑色的艺术家是有勇气的。   美丽的黑色,像木炭,哑光的,收敛的,可包裹万物的。既可以乌云压城,又可以望得见天空,是最玄妙的,又是最单纯的。在艺术家杨黎明的作品里,我看见了这样的黑色。   那是大片大片的黑,一层一层又一层,但绝非密不透风。那些不同层次的黑,铺满整个画面,黑天黑地,有如大兵压境。他用的材料是西方的,笔性却是极具东方气质的。你若大着胆子走进去,走着走着,就走出了意境——心灵的空间、思维的空间、哲学的空间,全面打开了。画面恍若音乐,像月光一样,那么柔地把自己打开了,直到你忘却了自己,把整个人心都融了进去。   这是杨黎明的黑色。   被看见的黑色   他画黑,画白,画灰,也画红,但最钟情的还是黑色。在他看来,黑色与白色都是一样的,灰色是黑白之间,是雅到极致的颜色,而红是特殊的、民间的、中国人的暖色。   不多的颜色被他依次找到,在找到与画出之间,他用了10年。   10年之前,他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艺术家,刚刚辞掉美术教师的工作,身处成都一所租来的房子里,开始在绘画的道路上突围。他曾尝试过所有绘画的方式和流派,最后彻底摆脱了具象写实手法,开始抽象风格的创作。大概从2000年开始,他在油画平面媒介上进行着无形世界的内在结构和韵律的大胆实验。   看他2003年之前的作品,试验的痕迹历历在目,画面出现不规则的立体色块,五线谱一样的音乐符号,还有各种无以名之的渍迹。2003年,他以毛笔代替油画来创作,使画面中的线条呈现出极为雅致的韵律感。这时,杨黎明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作品的画面均为深蓝色调,平远、明净,有淡淡的诗意。 ??? 这个时候,他的作品也被周春芽、何多苓等前辈所知悉。周春芽认为杨黎明完全是一个“意外”,并亲自为他的第一个个展撰文主持,随后将杨黎明带到成都蓝顶艺术区去创作。   当时,著名批评家廖雯在看了杨黎明的作品后,曾经这样把他和其他年轻艺术家区别开。她说:“成都乃至西南艺术家一直延续着一种绘画传统,他们用一种共有的潮湿的伤感,把个人选定的‘形象’意象得雾气昭昭……无论他们如何以个人的感觉意象心中的形象,却始终没有完全抛弃形象,彻底走向抽象。而杨黎明的画除了蓝灰色调笼罩的温和气息与成都艺术家类似,其语言方式完全是抽象的。”   她发现,杨黎明的画面有两个元素,一个是单一混沌的圆形,一个是连绵跳动的曲线,由此透露出杨黎明有意无意地对结构和韵律的表现。   这是杨黎明作品的初型,那时所表现出来的画面形象都是潜意识里的。后来,他以为蓝色指向性太强,开始把颜色慢慢画黑,对画面抽象结构的探索也从潜意识变成主动追求。2004年,杨黎明的作品褪掉了色彩,转为黑色,也尝试画少量的灰色。   2005年,杨黎明来到北京,继续在黑色和灰色的画面中,一步一步,潜心探求。要知道,在黑色中追求结构表现是很难的。黑色很特别,湿的时候很黑,干了就会变灰,搞不好模糊一团。但是,小时候练习书法的幼功,加上长期在画布上运笔的功夫,他在很短时间就解决了这一难题。   画面用毛笔一笔一笔画出来,质感厚重,却能看出运笔的轻盈。一笔落下去,笔迹落定;再来一笔,契合前一笔;笔笔融合为一体。颜料干透后,空灵从光线中渗透出来,其结构与细节的微妙明暗,尽皆从画布上呈现出来。   2005年,杨黎明的绘画开始有了打开的感觉。他也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趣味,融进自己的创作中,达到一种既现代又极具东方气质的画面感。   看他的作品,总有一种光芒存在,人的眼睛是慢慢亮起来的。这种光,远比太阳柔和,带有一点禅宗色彩,笼罩着人心,一下子安定下来。   被唤醒的原乡   2005年之后,除了黑色与灰色之外,杨黎明又开始创作红色系列。还没见过哪个人能把红色画得那样隐忍、静穆,那种热烈一点一点从黑里透出来,力道是从内而外的,使人怀疑在红色的后面,是不是还有一个巨大的光源存在。也许是黑色太冷了,他慎重地启用了红色,这样的红一旦用在意象里,就有了不小的张力。红色超出了作为红色的热烈,仿佛整个人类都有了希望,是不争不抢的祥和的希望。   而他的黑色系列,无论画面多么柔和,总是令人感到苍茫与孤绝。那是最抽象的精神世界,是浩渺的宇宙,是人最难以到达的思维的神秘地带。无边无际的孤单,被谁独自承受着?在此,谁能不低下骄傲的头,重新打量一下自己?在无边无际的孤单里,谁又能获得那种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